自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9月7日清王朝与俄国签订第一份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近代中国与外国签定的第一份正式条约)后,中国与外国共订立条约736个。其中不平等条约343个(据《中外旧约章汇编》统计),涉及23个国家,分别是日本(77个);俄国(61个);英国(45个);法国(29个);德国(24个);美国(13个);意大利(9个);葡萄牙(7个);比利时(6个);奥地利、丹麦(均为3个);西班牙、瑞典、秘鲁(均为2个);荷兰、瑞士、尼泊尔、瑞挪共同体、墨西哥、巴西、刚果、挪威(均为1个),另外还订有52个多边不平等条约(包括卢森堡)(见侯中军《近代中国不平等条约及评判标准的初步探讨》)。
其中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0日中俄签订《满洲里界约》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的边界条约。清方代表是时任黑龙江巡抚的周树模。
周树模(1860-1925)湖北天门人。字少璞(朴),号沈观。1879年(光绪五年)入湖北经心书院就读。1889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1891年受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聘,先后至两湖、经心、江汉,蒙泉等书院讲学。后任广东副主考,广东会试同考官等职。1899年升任监察御史,先后弹劾广西提督苏元春,闽浙总督魏光焘渎职不法,二人皆被罢黜。1905年9月,随五大臣(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出洋考察宪政,归国后参与宪政讨论,任审定课委员。1906年4月,改授江苏提学使,赴任前上疏请求实行君主立宪,并代镇国公载泽草拟《立宪疏》。7月,清廷设官制局于海淀,受光绪帝指令兼副提调参加改订官制。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东北三省改设行省,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1908年1月28日,调任奉天左参赞,旋署(暂任)黑龙江巡抚(1908年3月19日—1912年2月5日,为黑龙江第二任巡抚)兼副都统。
时黑龙江地广人稀,除东部已开垦的呼兰、绥化两府较为繁盛外,其他地方亟需开发整治。周树模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内政上置府(龙江、嫩江、黑河、胪滨、海伦五府)设县,大力兴办学堂(包括普通、师范、专门和实业四种类型),开办银行和西医院;外交上上奏清廷《筹议应付俄日方策疏》,并测绘全省地图,查勘边界。
其时中俄边界纠纷不断。中国内蒙古地区东北部与俄国毗连的水界和陆界,是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和1727年中俄《阿巴哈依图界约》划定的。但随着沙俄势力的扩张,俄国人非法越界侵占中国土地的事件屡有发生。1909年由清外务部照会沙俄政府,提议双方派员会勘边界。1910年4月,俄国同意清政府的建议。5月,清政府命黑龙江呼伦道宋小濂为勘界委员,与沙俄勘界委员儒达诺夫在满洲里举行会议。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派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为会勘中俄边界大臣,与俄方代表菩提罗夫在齐齐哈尔进行谈判。会议之前,沙俄在满洲里边界附近增兵进行武力威胁。会议中,俄国界务处“竟主张由满洲里划分,其意以东站为界,东清路线属我,西伯利亚路线属俄”,并要求将满洲里划归俄国,周树模据理力争,坚决不让。俄方又提出中国应在水陆两界其它地方作出让步,作为俄国不侵占满洲里的交换条件。12月20日,周树模被迫同俄方签订了《满洲里界约》。
中俄《满州里界约》共两条,其主要内容是:中俄两国重定由塔尔巴干达呼第58界点起,至阿巴该图第63界点,并沿额尔古纳河,至该河与黑龙江会流处止的国界。其结果导致陆路边界线的6个界点全部南移4至21千米不等。水路虽载明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但右岸原属中国的许多洲渚,却以臆造的“额尔古纳河旧河道”为借口,划归俄国(额尔古纳河河中280个洲渚有160个划归俄方)。换言之,俄方借口额尔古纳河向俄境移动,将河流主侧中国边境的18个大洲渚(占全部洲渚面积84%)划属俄方。为此,《满洲里界约》使中国丧失1400多平方千米土地。
尤糟糕的是,因辛亥革命已爆发,清王朝无瑕顾及,沙俄有鉴于此,遂照会清外务部,以该界约“无须由两国政府批准,政府视为完全了结。”《满洲里界约》就如此匆匆地成为了“定案”。
辛亥起义使黑龙江省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周树模以“病势增剧、难任艰危”为由辞去巡抚一职,并在黑龙江成立“保安会”,自任会长,以“清除内患,维持秩序,看守门户”相号召。1912年2月,宋小濂(1860-1926)署理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去天津,次年寄居上海法租界。后受袁世凯、徐世昌延聘,于1914年出任北京政府平政院院长。1915年8月袁世凯称帝,加封周为中卿,周拒不受。同年11月,辞平政院长职,去上海。1916年黎元洪继任总统,周返北京任平政院院长兼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不久自去职。徐世昌为总统,拟任其为国务总理,未成。晚年留居北京,常与恩施樊增祥、应山左绍佐诗文唱和,号称“楚中三老”。1925年病逝。著作有《沈观斋诗集》、《谏垣奏稿》、《抚江奏稿》。
知识链接
俄国共强占中国领土154.6万平方千米。
一、中俄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中俄瑷珲条约》 1858.5.28
2.《中俄天津条约》 1858.6.13
3.《中俄北京条约》 1860.11.14
4.《中俄堪分东界约记》
5.《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7.10
6.《中俄里瓦几亚条约》 1879.10.2
7.《中俄伊犁条约》 1881.2.24
8.《伊犁界约》
9.《喀什噶尔界约》
10.《科塔界约》
11.《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
12.《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13.《塔城界约》
14.《科布多界约》
15.《中俄满洲里界约》1911.12.20
16.《阿巴哈依图界约》1727.9.9
17.《色楞额界约》1727.9.9
18.《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
19.《中俄布连斯奇界约》1727.9.1
二、中俄签订的平等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9.7
三、因外蒙独立,已不在中国控制内的不平等条约
1.《中俄恰克图条约》1727.11.2
2.《乌里雅苏台界约》
3.《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8.6
此外,中俄还签订有:
《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1894
《收山未尽事宜续立文约》1894
《中俄密约》(正式名称为《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1896.6.3
《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3.27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898.5.7
《辛丑条约》1901.9.7
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2.4.8
《中俄声明文件》1913.11.5
《中俄蒙协约》1915.6.7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其中1911年(宣统三年)12月20日中俄签订《满洲里界约》是清政府签订的最后一个丧权的边界条约。清方代表是时任黑龙江巡抚的周树模。
周树模(1860-1925)湖北天门人。字少璞(朴),号沈观。1879年(光绪五年)入湖北经心书院就读。1889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1891年受湖广总督张之洞之聘,先后至两湖、经心、江汉,蒙泉等书院讲学。后任广东副主考,广东会试同考官等职。1899年升任监察御史,先后弹劾广西提督苏元春,闽浙总督魏光焘渎职不法,二人皆被罢黜。1905年9月,随五大臣(镇国公载泽、户部侍郎戴鸿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抚端方、商部右丞绍英)出洋考察宪政,归国后参与宪政讨论,任审定课委员。1906年4月,改授江苏提学使,赴任前上疏请求实行君主立宪,并代镇国公载泽草拟《立宪疏》。7月,清廷设官制局于海淀,受光绪帝指令兼副提调参加改订官制。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东北三省改设行省,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1908年1月28日,调任奉天左参赞,旋署(暂任)黑龙江巡抚(1908年3月19日—1912年2月5日,为黑龙江第二任巡抚)兼副都统。
时黑龙江地广人稀,除东部已开垦的呼兰、绥化两府较为繁盛外,其他地方亟需开发整治。周树模上任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在内政上置府(龙江、嫩江、黑河、胪滨、海伦五府)设县,大力兴办学堂(包括普通、师范、专门和实业四种类型),开办银行和西医院;外交上上奏清廷《筹议应付俄日方策疏》,并测绘全省地图,查勘边界。
其时中俄边界纠纷不断。中国内蒙古地区东北部与俄国毗连的水界和陆界,是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和1727年中俄《阿巴哈依图界约》划定的。但随着沙俄势力的扩张,俄国人非法越界侵占中国土地的事件屡有发生。1909年由清外务部照会沙俄政府,提议双方派员会勘边界。1910年4月,俄国同意清政府的建议。5月,清政府命黑龙江呼伦道宋小濂为勘界委员,与沙俄勘界委员儒达诺夫在满洲里举行会议。1911年(宣统三年)5月,清政府派黑龙江巡抚周树模为会勘中俄边界大臣,与俄方代表菩提罗夫在齐齐哈尔进行谈判。会议之前,沙俄在满洲里边界附近增兵进行武力威胁。会议中,俄国界务处“竟主张由满洲里划分,其意以东站为界,东清路线属我,西伯利亚路线属俄”,并要求将满洲里划归俄国,周树模据理力争,坚决不让。俄方又提出中国应在水陆两界其它地方作出让步,作为俄国不侵占满洲里的交换条件。12月20日,周树模被迫同俄方签订了《满洲里界约》。
中俄《满州里界约》共两条,其主要内容是:中俄两国重定由塔尔巴干达呼第58界点起,至阿巴该图第63界点,并沿额尔古纳河,至该河与黑龙江会流处止的国界。其结果导致陆路边界线的6个界点全部南移4至21千米不等。水路虽载明以额尔古纳河为界,但右岸原属中国的许多洲渚,却以臆造的“额尔古纳河旧河道”为借口,划归俄国(额尔古纳河河中280个洲渚有160个划归俄方)。换言之,俄方借口额尔古纳河向俄境移动,将河流主侧中国边境的18个大洲渚(占全部洲渚面积84%)划属俄方。为此,《满洲里界约》使中国丧失1400多平方千米土地。
尤糟糕的是,因辛亥革命已爆发,清王朝无瑕顾及,沙俄有鉴于此,遂照会清外务部,以该界约“无须由两国政府批准,政府视为完全了结。”《满洲里界约》就如此匆匆地成为了“定案”。
辛亥起义使黑龙江省革命形势日益高涨,周树模以“病势增剧、难任艰危”为由辞去巡抚一职,并在黑龙江成立“保安会”,自任会长,以“清除内患,维持秩序,看守门户”相号召。1912年2月,宋小濂(1860-1926)署理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去天津,次年寄居上海法租界。后受袁世凯、徐世昌延聘,于1914年出任北京政府平政院院长。1915年8月袁世凯称帝,加封周为中卿,周拒不受。同年11月,辞平政院长职,去上海。1916年黎元洪继任总统,周返北京任平政院院长兼文官高等惩戒委员会委员长,不久自去职。徐世昌为总统,拟任其为国务总理,未成。晚年留居北京,常与恩施樊增祥、应山左绍佐诗文唱和,号称“楚中三老”。1925年病逝。著作有《沈观斋诗集》、《谏垣奏稿》、《抚江奏稿》。
知识链接
俄国共强占中国领土154.6万平方千米。
一、中俄之间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1.《中俄瑷珲条约》 1858.5.28
2.《中俄天津条约》 1858.6.13
3.《中俄北京条约》 1860.11.14
4.《中俄堪分东界约记》
5.《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 1864.7.10
6.《中俄里瓦几亚条约》 1879.10.2
7.《中俄伊犁条约》 1881.2.24
8.《伊犁界约》
9.《喀什噶尔界约》
10.《科塔界约》
11.《塔尔巴哈台西南界约》
12.《续勘喀什噶尔界约》
13.《塔城界约》
14.《科布多界约》
15.《中俄满洲里界约》1911.12.20
16.《阿巴哈依图界约》1727.9.9
17.《色楞额界约》1727.9.9
18.《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
19.《中俄布连斯奇界约》1727.9.1
二、中俄签订的平等条约
《中俄尼布楚条约》1689.9.7
三、因外蒙独立,已不在中国控制内的不平等条约
1.《中俄恰克图条约》1727.11.2
2.《乌里雅苏台界约》
3.《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851.8.6
此外,中俄还签订有:
《收回巴尔鲁克山文约》1894
《收山未尽事宜续立文约》1894
《中俄密约》(正式名称为《御敌互相援助条约》或《防御同盟条约》)1896.6.3
《塔城哈萨克归附条约》
《中俄旅大租地条约》1898.3.27
《续订旅大租地条约》1898.5.7
《辛丑条约》1901.9.7
中俄《交收东三省条约》1902.4.8
《中俄声明文件》1913.11.5
《中俄蒙协约》1915.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