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彭鲁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钟祥:鬼斧神工的黄仙洞

$
0
0

                      资料图片

  有“天下第一洞府”之称的黄仙洞集地下暗河、沉积岩景观和岩溶地貌等地质奇观于一体,堪称溶洞景观“万花筒”。为国家4A景区。
  黄仙洞位于钟祥市客店镇赵泉河村,距钟祥市市区约52公里。又称黄金洞,处大洪山西南麓,左家山北侧。据清道光十四年(1834年)《大洪山志》记载:“洞之山为黄仙山,相传黄石公(秦末汉初隐士,传为刘邦谋士张良之师)憩此,故名。”《钟祥县志》亦载有:“古有黄石公者,休憩于此,羽化成仙,因名黄仙洞。”“黄仙山在山(大洪山)之南麓,其下有黄仙洞,豁然明旷,有龙潭,深不可测”。
  黄仙洞以大、奇、美著称。
  黄仙洞属石灰石溶洞。洞形壮美,洞口呈拱型,高15米,宽24米,洞长2677米,宽2-100米不等。洞口石壁陡峭如斧削,高100米,宽70米。在右侧10米处有支洞,形如门。90米处有黑龙潭,旁有小溪,常年流水不断。洞内蜿蜒曲折,迭宕起伏,洞中有洞,内有五个大厅,最大的高达128米,面积三万多平方米,洞中有山,落差高达110米。更令人称奇的是2万多平方米的边石池,随着洞中山势而下,奇特壮观,为世界溶洞之最。洞内钟乳石比比皆是,石针、石矛、石笋、石柱、石塔、石幔、石瀑等,形态各异。尤其是黄仙洞洞内石灰岩溶蚀成种种奇异景色如边石池大厅、钙膜片边坝、石将军溶蚀石牙、三拱门地貌景观为地质专家所瞩目。
   1、边石池大厅。面积大于2万平方米,大厅内发育有1833个大于1平方米的边石池,最大的164平方米,最深的1.4米,大厅上下落差78米,堪称“天下一绝”、“世界奇观”。
   2、钙膜片边坝。由裂隙小泉形成的缓慢流水池内发育的方解石膜片,因水流把钙片冲到稍低于水面的边石坝项部和坝坡上沉积下来,并受到由后来钙质胶结形成罕见钙膜片边坝景观。
   3、三拱门景观。由黄仙洞地下河河水的溶蚀作用和机械侵蚀作用形成。第一石拱门高12米、宽13米、厚4米。第二拱门高10米、宽10.5米,拱门顶厚1.5米,下厚5.5米。第三拱门发育在黑龙潭处。
   4、石将军溶蚀石芽。发育在黄仙洞一重拱门前由喀斯特地下河水对石灰岩体的溶蚀作用和冲蚀作用形成的具有穿洞和凹穴的,高8米、宽6米的地下石牙。
   在洞区深处,经过高达88米“天梯”(256级台阶)可直达人工开凿的黄仙洞出口水没坪。水没坪四周峰峦叠翠,云雾缭绕,被专家评为“最适宜人类生存的世外桃源”。
   水没坪为黄仙洞进水口,四面环山,形状如斗,面积约20公顷。关于村名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夏天一遇大雨,洪水漫坪,因此被称为“水没坪”;另一种说法是,水没坪原非盆地,而是高山中的一个湖泊,后来黄仙洞形成后,湖泊中的水全流干,“水没坪出”,形成了今天的盆地。又因平地形如磨盘,故名水磨坪。盆地南缘峭壁突兀,峭壁上距地面85米处有一溶洞,名桂花洞,洞口直径为2.3米。绝壁下面又有一洞,为水没坪培河落水洞,坪地洪水泉流,经培河注入黄仙洞,然后流入黄金河再汇入敖河。盆地东边山麓脚下,居住着21户村民,传为唐玄宗贵妃杨玉环后裔杨铸隐居地。民居大都为四合院形式,格局前为前厅,后为正房,左右为厢房,中有天井。这里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93%,有树龄在500年以上的古树216棵和2处古树群落(古银杏群落)。尤其是水没坪人口长年保持在80人左右,故又得名“人口不变村”。此外,水没坪周围还分布着桃花洞、牛鼻洞、鸽子洞、猴王洞、盆子洞等大小11个溶洞及12处泉眼。其中以映山泉为大,面积80平方米,深2.5米,蔚为壮观。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