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恩取“宣扬皇恩”之意而命名。
春秋为巴国地,战国属楚巫郡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三国属荆州建平郡,西晋及隋属清江郡。唐为黔中道,五代为羁糜感化州,宋分别设顺州、保顺州、高州。元初置沿边溪峒招讨司,至正二年(1342年)改施南道宣慰使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施南宣抚司,属施州卫。永乐二年(1404年)改长官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恩施县。清雍正十三(1735年)年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年)置宣恩县,属施南府。境内先后设有施南、东乡、忠峒、忠建、木册、高罗诸土司。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4镇5乡即珠山镇、沙道沟镇、椒园镇、李家河镇、长潭河侗族乡、椿木营乡、晓关侗族乡、万寨乡、高罗乡。
珠山镇
以境内明珠山得名。清初为施南宣抚司治所。乾隆元年(1736年)为宣恩县治。1949年置城关镇。1983年更名为珠山镇。
沙道沟镇
原名畲刀沟,昔为土、苗先民在沟边坡地刀耕火种(俗名砍畲)而得名。后因水土流失沿沟多沙砾,改今名。
椒园镇
因昔多花椒树园,故名。境内水田坝村留有施南土司城遗址。
李家河镇
以李家河得名。传清代李姓商人在此设庄园,庄园旁有一小河称李家河。
长潭河侗族乡
以长潭河得名。
椿木营乡
传清中叶白莲教义军曾于此用椿树搭棚扎营,故名。
晓关侗族乡
原名筱关。筱为一种细小的寮竹,寮竹所在地势险要,故名筱关。后讹为小关,1912年改今名,取光明吉祥之意。
万寨乡
原名虎圈垭。明末白莲教义军曾于此扎寨多处,号称万寨,遂改今名。
高罗乡
土家语称盆地为“锅落”,后讹为今名,镇名源此。一说因高罗土司而得名。据宣恩县志载,元置石溪洞长官司,后改为高罗长官司(散毛宣抚司下辖)。不久升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清乾隆元年(1973年)为宣恩县高罗里。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春秋为巴国地,战国属楚巫郡地。秦属黔中郡,汉属南郡。三国属荆州建平郡,西晋及隋属清江郡。唐为黔中道,五代为羁糜感化州,宋分别设顺州、保顺州、高州。元初置沿边溪峒招讨司,至正二年(1342年)改施南道宣慰使司。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施南宣抚司,属施州卫。永乐二年(1404年)改长官司。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恩施县。清雍正十三(1735年)年改土归流。乾隆元年(1736年)置宣恩县,属施南府。境内先后设有施南、东乡、忠峒、忠建、木册、高罗诸土司。民国元年(1912)废府存县。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现辖4镇5乡即珠山镇、沙道沟镇、椒园镇、李家河镇、长潭河侗族乡、椿木营乡、晓关侗族乡、万寨乡、高罗乡。
珠山镇
以境内明珠山得名。清初为施南宣抚司治所。乾隆元年(1736年)为宣恩县治。1949年置城关镇。1983年更名为珠山镇。
沙道沟镇
原名畲刀沟,昔为土、苗先民在沟边坡地刀耕火种(俗名砍畲)而得名。后因水土流失沿沟多沙砾,改今名。
椒园镇
因昔多花椒树园,故名。境内水田坝村留有施南土司城遗址。
李家河镇
以李家河得名。传清代李姓商人在此设庄园,庄园旁有一小河称李家河。
长潭河侗族乡
以长潭河得名。
椿木营乡
传清中叶白莲教义军曾于此用椿树搭棚扎营,故名。
晓关侗族乡
原名筱关。筱为一种细小的寮竹,寮竹所在地势险要,故名筱关。后讹为小关,1912年改今名,取光明吉祥之意。
万寨乡
原名虎圈垭。明末白莲教义军曾于此扎寨多处,号称万寨,遂改今名。
高罗乡
土家语称盆地为“锅落”,后讹为今名,镇名源此。一说因高罗土司而得名。据宣恩县志载,元置石溪洞长官司,后改为高罗长官司(散毛宣抚司下辖)。不久升宣抚司。明玉珍改安抚司,清乾隆元年(1973年)为宣恩县高罗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