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2014年9月,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村和白杨坪镇洞下槽村与鹤峰县中营镇大路坪村获评恩施州“最美乡村”称号。其中恩施市盛家坝乡二官寨村以传统古村落(吊脚楼群)闻名。
二官寨村位于恩施市盛家坝乡,距集镇14千米。传清咸丰年间,恩施知县任海宴曾会同昔在新疆为官的康明达一同在此断过争田界纠纷案,“二官界”因此得名,后因兵燹筑寨,更名“二官寨”。下辖二官寨、圣孔坪、旧铺、小溪、洞湾5个组。该村既有厚重的文化遗存,又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至今分布着几处百年古寨,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小溪、旧铺两个古寨。
小溪距集镇16.7千米,以小溪河而得名。小溪河属乌江水系马鹿河流域的一条季节性河流,全长约20千米。而小溪地处小溪河中游,海拔1000米,是一个大聚居、小散居、土家、侗寨特色鲜明的古村落,由上坝、中坝、下坝三个大院落及河沙坝、梁子上、下河、茶园堡、三丘田等三五户小院组成。整个村庄呈现出一幅古朴、幽静的原始农耕文明图景。
古村落以小溪河(约4千米)为轴线,依山临水,一线串珠般自然形成6个大小不等的坪坝,有古建筑70多栋(吊脚楼)。上坝有七栋民居建筑,以“一”字形结构为主,其中一栋民居长约70米,九开间,是目前恩施州境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一”字形民居建筑。中坝又叫“店子湾”,因昔小溪边有一座供食宿的旅店而得名。核心建筑胡家大院又叫小溪朝门(或落脚朝门),有木构建筑15栋。大院子原有三进,第二进厅屋已毁,现仅存朝门和堂屋。朝门修建于清乾隆年间,呈“八字形”,朝门两边与吊脚楼相连成整体。主体建筑堂屋依稀可辨三进门楼的轮廓,有石块铺陈的三处天井,院内右侧一栋转角吊脚楼保存有一间火铺,火塘、壁柜、住房等布局完整。下坝有十栋民居建筑,户户相连,结构紧凑,布局错落有致。小溪吊脚楼群特色鲜明,有双吊、单吊、“一”字形、撮箕口、亮柱子等多种样式。
据墓碑记载,胡家大院建于清乾隆年间,为秀才胡永连(胡枝砚之孙)修建。据族谱记载,小溪胡氏源于安徽和州(今和县),明代洪武二年征蛮留居湖南芷江。其第六代胡文隆约于清康(熙)雍(正)间“避苗乱”迁恩施屯堡鸭松溪,育三子(胡枝砚、胡枝秀、胡枝英),后三子移居盛家坝,分别落户石门坝、秀溪塘、小溪。其中胡枝砚落户小溪,至今已传13代,有近300年历史。
胡家大院是目前恩施州发现的保存最好的,最具规模的民居古建筑群落。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旧铺位于马鹿河上游,平均海拔700米,保存有完好的100多栋土家吊脚楼。最著名为康家大院,以四合院为主,由堂屋、转角厢房、吊脚楼、牵子等组成,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康家大院传为在新疆做官的康明达修建,修缮于1974年。据说康家祖籍湖南,清“改土归流”康兴守迁此。走进五进堂,四合院天井、朝门、火坑、火铺、赵壁等部分保存完好。残存有一块“云程初步”匾额,该匾额长2.95米,宽0.95米,厚0.33米。另康家大院建有民俗文化存列馆,收集了数百年来土家族生活生产用具。
知识链接
禹王宫遗址 清 盛家坝乡
黑神庙遗址 清 盛家坝乡
田成亮夫妇墓 清 盛家坝乡
戴华墓 清 盛家坝乡
百步梯崖葬 待定 盛家坝乡
焦家大院 清 盛家坝乡
桅杆堡老街建筑群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志雨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成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友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坤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必先老屋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必军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学堂屋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伦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兴老屋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志宽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必应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田昌龙吊脚楼 清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必成老屋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刘中文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张宗祥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志贵老屋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志朝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必贵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银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必高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杰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茂吊脚楼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光泽老屋 民国 盛家坝乡
胡家院子胡志礼老屋 民国 盛家坝乡
刘思良墓 民国 盛家坝乡
杨秀士墓 民国 盛家坝乡
康纪纯、傅德明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盛家坝乡
平乱烈士墓 中华人民共和国 盛家坝乡
万寿宫遗址 清 盛家坝乡
飞山庙遗址 清 盛家坝乡
安乐屯关公庙 清 盛家坝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