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是湖北建省后从四川划入湖北版图的。
史载清康熙三年(1664年)湖广分治,大体以洞庭湖为界,南为湖南省,北为湖北省,是为湖北建省之始。省会为武昌府江夏县。领武昌、汉阳、黄州、安陆(治钟祥)、德安(治安陆)、荆州、襄阳、郧阳八府。据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三通馆编纂的《皇清通志》载:“康熙三年(1664年)分设为湖北、湖南二省。”另一说清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布政司为湖广左、右二布政司。其中湖广左布政使留驻武昌,湖广右布政使移驻长沙。康熙六年(1776年),湖广左司所属辖区改为湖北省,湖北省历史上第一次定名。及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置施南府。乾隆元年(1736年)将建始县从四川省夔州府划入施南府;1932年(一说1936年)又将安徽安庆市(时为安徽省省会)的英山县划归湖北,至此湖北政区范围奠定。
建始县历史悠久,隶属更迭频繁。
春秋属巴子国,战国为楚巫郡。秦为黔中郡,汉巫县地,属南郡。三国吴属建平郡。晋泰始元年(265年)置建始县,取“建县伊始”之意命名。据《晋书·地理志》记载:“建平郡统八县,建始居其一”。(一说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即260年置县)。南朝宋元嘉年间废。北周建德三年(574年)复置,为业州及军屯郡治。隋开皇初废军屯郡。大业元年(605年)废州设县,属清江郡。义宁二年(618年)复置业州。唐贞观八年(634年)废业州,属施州。宋属夔州路总管府。元属夔州路。元末明初,明玉珍及子明升以四川为主,建立农民政权夏(1362-1371),建始随属。明洪武四年(1371年)属湖广都司施州卫,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属四川夔府州。清乾隆元年(1736)划归施南府。民国元年(1912年)废府存县,直属湖北省。1914年属荆南道,1921年属施鹤道。1949年属恩施专区。1970年属恩施地区,1983年属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93年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