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彭鲁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铁血红安》刘铜锣的原型是谁?

$
0
0
  继《洪湖赤卫队》之后,“湖北造”影视作品《铁血红安》在央视一套播出。
  红安县的前身为黄安县。1952年9月,因纪念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于此创建,改黄安县为红安县。
  作为中国土地革命时期重要的策源地之一,1927年11月湖北黄安、麻城一带爆发了著名的“黄麻起义”,先后诞生了中国工农革命鄂东军(300多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5000多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简称红四方面军,30000多人)、红二十五军(约7000人)及红二十八军(约4000人)五支红军部队,走出了董必武(代)、李先念两任国家主席和韩先楚、陈锡联、秦基伟等223名将军,其中在1955-1965年授衔的将军中有61人(上将8人、中将10人、少将43人),加上后来划入湖北大悟县和河南新县14人总计75人而高居共和国将军县榜首,是名副其实的“中国第一将军县”。
  值得一提的是,红安籍这61位将军大多数没有参加过黄麻起义,但几乎无一例外地因为此次起义而加入红军,并立下赫赫战功。
  “小小黄安(红安县原名黄安县),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如今糅合这首民谣的电视剧《铁血红安》再现这一历史画面。它以红安籍将军群像为原型塑造了一部关于刘铜锣将军的故事,而剧中“刘铜锣”主要原型之一据说是唯一在红安去世的刘福胜少将,虽然刘福胜并不怎么有名。
  刘福胜(1914—1994)湖北黄安(今红安)县华家河镇方刘家冲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由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红四方面军第三十一军九十一师二七一团政治处主任、第九十三师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三十一军政治部组织部部长、第九十三师二七七团政治处主任等职。参加川陕苏区反“三路围攻”和反“六路围攻”及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七七一团营政治教导员,参加了挺进冀南反“扫荡”的多次战斗。历任冀南军区东进纵队第一团、青年纵队第三团政治委员,新编第四旅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十团政治委员,冀南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冀南军区第五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纵队三十旅旅长,河南军区南阳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邓县、枣阳等战斗和创建桐柏区政权的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师长,中南军区空军后勤部政治委员,武汉军区后勤部副政治委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4年12月20日在红安病逝,葬红安县烈士陵园。1995年将方刘冲村小学更名为“福胜小学”,中共湖北省顾问委员会原副主任李尔重题写了校名。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