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鄂西北山区小县竹山县名人中除劳工律师施洋外,知名度较高的莫过于许明清。
许明清(1918—1946)浙江平湖人。原名陈玉虹。早年就读于嘉兴初级中学。1935年,在杭州高级中学读书时,为声援“一二九”爱国运动,参加杭州万余学生示威游行。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经济系。同年11月,经学校党组织介绍,由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安排参加湖北应城汤池合作训练班学习,1938年1月20日结业后分配到京山县合作指导室工作,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4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许明清。同年冬,任中共京山县向家冲区委书记,建立三阳区、龙鹤乡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调任中共应城矿区区委书记。1940年任中共应城县委组织部长。1943年夏任中共汉(川)孝(感)(黄)陂县委书记兼县长。1945年10月调任鄂中专署副专员。
1946年6月,许明清随中原军区南路部队从湖北安陆突围,向鄂西北进军。1946年7月22日,所在江汉军区(司令员罗厚福、政委文敏生)部队解放竹山城,随后组建竹山县民主政府,许明清任县长(书记朱正传),随后在北门坡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阐述民主政府宗旨。不久,国民党军队185旅尾追而来,新编第10师师长罗广文又领兵进驻竹溪,其第10旅旅长谷炳奎进抵竹山保丰(今宝丰镇),对竹山县城构成夹击之势。此时江汉军区部队除留下两个营协助地方政权工作外,主力部队奉命西进。面对严峻形势,8月8日,县委机关撤离竹山县城,转移至南部山区,并在竹山官渡六房沟成立组建中共竹南县委,许明清任书记(张先浩任县长),开展游击战争。9月,中共竹南县委被袭,许明清突围至房县。10月4日,两竹(竹山、竹溪)地委决定其重返竹南收容失散人员,许明清在返回途中,夜宿房县中坝麦浪坪因反水份子告密被捕,押解至竹山县城。10月10日夜,被国民党军第十旅谷炳奎部活埋于竹山城西走马岗。一说在竹山官渡三池沟垴遭遇国民党军,战斗中受伤被俘,被关押在一间土房子内。后挖墙洞越狱,再次被抓,在诱逼投降不成后,于20日夜将其活埋在竹山城西走马岗。
据说许明清被活埋后,群众在其殉难处培上土垒成坟。有意思的是,该坟头来年竟长出的一种草,有人偶尔扯回家熬水治料伤风感冒和头疼脑热病,一喝即见效,以至于讹传为“长生草”。有好事者竟在此盖起一座简易庙堂,取名“许公祠”,惹得络绎不绝的人到坟上烧香祭拜。竹山县政府县长贺理华听说后,派县保安队里挑大粪泼在许明清的坟头和周围场地上,意图阻止百姓来祭拜,奇怪的是凡是泼上了大粪的地方不久都覆盖上一层新土,贺县长不得已只好作罢。
及至共和国成立后的1966年,竹山县在许明清殉难地修建了“许明清烈士墓”。1981年扩建了烈士纪念碑。1986年10月1日,竹山县政府再次为许明清烈士重立纪念碑,改 “许明清烈士墓”为“许明清烈士陵园”。陵园内有烈士墓、纪念碑和文物陈列馆等。
许明清烈士墓位于竹山县城关镇北大街157号。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该墓墓茔为圆形,直径3.15米,墓碑为砖混结构,高4.28米。茔前建有三间四柱仿牌楼式碑楼,高2.1米,中间为圆拱形墓碑,碑上手书“许明清烈士墓”五字,两侧为素面照壁。下为三层台阶式碑座,自下而上第三层碑座正中手书阴刻烈士生平简介事迹。正面手书阴刻“许明清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许明清(1918—1946)浙江平湖人。原名陈玉虹。早年就读于嘉兴初级中学。1935年,在杭州高级中学读书时,为声援“一二九”爱国运动,参加杭州万余学生示威游行。1937年,考入武汉大学法学经济系。同年11月,经学校党组织介绍,由八路军驻武汉办事处安排参加湖北应城汤池合作训练班学习,1938年1月20日结业后分配到京山县合作指导室工作,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4月4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改名许明清。同年冬,任中共京山县向家冲区委书记,建立三阳区、龙鹤乡抗日民主政权。1939年调任中共应城矿区区委书记。1940年任中共应城县委组织部长。1943年夏任中共汉(川)孝(感)(黄)陂县委书记兼县长。1945年10月调任鄂中专署副专员。
1946年6月,许明清随中原军区南路部队从湖北安陆突围,向鄂西北进军。1946年7月22日,所在江汉军区(司令员罗厚福、政委文敏生)部队解放竹山城,随后组建竹山县民主政府,许明清任县长(书记朱正传),随后在北门坡广场召开群众大会,宣传党的政策,阐述民主政府宗旨。不久,国民党军队185旅尾追而来,新编第10师师长罗广文又领兵进驻竹溪,其第10旅旅长谷炳奎进抵竹山保丰(今宝丰镇),对竹山县城构成夹击之势。此时江汉军区部队除留下两个营协助地方政权工作外,主力部队奉命西进。面对严峻形势,8月8日,县委机关撤离竹山县城,转移至南部山区,并在竹山官渡六房沟成立组建中共竹南县委,许明清任书记(张先浩任县长),开展游击战争。9月,中共竹南县委被袭,许明清突围至房县。10月4日,两竹(竹山、竹溪)地委决定其重返竹南收容失散人员,许明清在返回途中,夜宿房县中坝麦浪坪因反水份子告密被捕,押解至竹山县城。10月10日夜,被国民党军第十旅谷炳奎部活埋于竹山城西走马岗。一说在竹山官渡三池沟垴遭遇国民党军,战斗中受伤被俘,被关押在一间土房子内。后挖墙洞越狱,再次被抓,在诱逼投降不成后,于20日夜将其活埋在竹山城西走马岗。
据说许明清被活埋后,群众在其殉难处培上土垒成坟。有意思的是,该坟头来年竟长出的一种草,有人偶尔扯回家熬水治料伤风感冒和头疼脑热病,一喝即见效,以至于讹传为“长生草”。有好事者竟在此盖起一座简易庙堂,取名“许公祠”,惹得络绎不绝的人到坟上烧香祭拜。竹山县政府县长贺理华听说后,派县保安队里挑大粪泼在许明清的坟头和周围场地上,意图阻止百姓来祭拜,奇怪的是凡是泼上了大粪的地方不久都覆盖上一层新土,贺县长不得已只好作罢。
及至共和国成立后的1966年,竹山县在许明清殉难地修建了“许明清烈士墓”。1981年扩建了烈士纪念碑。1986年10月1日,竹山县政府再次为许明清烈士重立纪念碑,改 “许明清烈士墓”为“许明清烈士陵园”。陵园内有烈士墓、纪念碑和文物陈列馆等。
许明清烈士墓位于竹山县城关镇北大街157号。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该墓墓茔为圆形,直径3.15米,墓碑为砖混结构,高4.28米。茔前建有三间四柱仿牌楼式碑楼,高2.1米,中间为圆拱形墓碑,碑上手书“许明清烈士墓”五字,两侧为素面照壁。下为三层台阶式碑座,自下而上第三层碑座正中手书阴刻烈士生平简介事迹。正面手书阴刻“许明清烈士纪念碑”八个大字。1983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