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展示 资料图片
湖北茶博馆是湖北第一家以茶和茶文化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该馆位于湖北五峰县渔洋关镇三房坪村采花茶业科技园内。占地2000平方米,设有“两厅四馆一堂”,即主展厅、三君子厅、茶源馆、茶道馆、品茗馆、展售馆、采花堂,由茶源、茶系、茶具、茶诗、茶艺、茶道等十几个展区组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地展示茶文化的无穷魅力。
走入茶博馆大厅,神农、陆羽两位茶界圣人的铜像映入眼帘,采用古代活字印刷术雕刻的1247个茶字布满了整面墙,与四周陈列的名家咏茶书画相映成趣。徜徉在展厅,最让人流连的是情景再现展区:倚山而设的茶摊七星灶火正旺,茶铺老板娘正煮着一壶壶喷香的土家罐罐茶;古老的茶庄前高悬着“宝顺合”金字招牌,茶庄内英国商人正在收购茶叶。水浕司“七仙女”正在茶山上采摘茶叶(茶山七仙女为冯圣莲、汪应梅、杜永玉、周启玉、谢承珍、谢承梅、伍发池,其中谢承珍受到了毛泽东、刘少奇的接见,贺龙元帅还曾与其拉家常)等等,充分展示了五峰土家人采茶、饮茶的日常生活画面。在这里,还可以看到木制人力揉捻机、木制畜力揉捻机、铁制人力揉捻机、电动揉捻机和一些传统的手工制茶工具,感受到茶叶生产从原始到现代的演变过程。
尤值得一提的是,湖北茶博馆镇馆藏之宝“英商宝顺合茶庄”牌匾见证了红茶悠久的历史。
牌匾为木制板面,长方形,长0.74米,宽0.19米,厚0.03米,板面通体为生漆面,呈黑色。自上而下刻有“英商宝顺合茶庄”七个楷书大字,为半浮雕状,且描金装饰。牌顶端装有铜饰挂环。牌匾于1984年在五峰县采花乡长茂司村与白合村交界处出土,同时出土的还有500多枚铜钱和10多枚洋钱。
五峰是宜红茶的发源地之一。据县志记载,清道光四年(1824年),广东茶商带领大批江西制茶技工,来到五峰渔洋关、水浕司、采花等地开设茶号。道光三十年(1850年),英国商人在长乐县(1914年更名为五峰县)采花长茂司村(原称长茅坪,明天启七年即1627年为容美土司所并改称长茅司,后演绎为今名)与白合村交界处,傍临泗洋河的周秒岭上下屋场(俗称对合屋)开设一家“宝顺合”茶庄,经营当地祖传用脚踩手搓悉心炒制的宜红茶(宜昌红茶简称,又称宜昌工夫茶,是中国主要工夫红茶品种之一),一时间门庭若市,并相继在采花台、前坪、朱家染铺三地开设了三家茶号。随着茶庄走红,英国商人又从外地引进茶苗栽种,并置厂设铺,集收购和经销于一体。据当地人讲,宝顺合一直经营到1949年因战乱被迫停办了。这从容闳(广东澳门人)于1909年在美国所写的回忆录《西学东渐记》记载:两湖产红茶。1859年9月他带“英商宝顺洋行”到两湖等地买茶可知。另一说1867年,英商耗巨资委托广州商人林紫宸来五峰采办茶叶,办起“宝顺合茶庄”,初制红茶,运往湖南石门泥市(今壶瓶山镇)精制加工“宜红茶”后,经常德出洞庭至汉口、上海出口。该牌匾是反映欧美与中国茶叶贸易的实物遗存,对研究土家族对外贸易经济具有较高的价值。
很显然,湖北茶博馆是一家土家茶博物馆(或称五峰茶博物馆),因系企业(采花茶业有限公司)“私人定制”,难免会烙上当地印记,既然冠以“湖北”之名,就应该将这个博物馆建成真正省级博物馆,因为鄂茶历史源远流长,需要挖掘的地方很多。譬如中国的茶叶对外贸易,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是以湖北汉口为中心的,明清时期这里曾经一度是赫赫有名的东方茶港,曾是全国茶叶出口三大口岸(江西九江、福建福州、湖北汉口)之一,这一段辉煌的茶叶贸易史怎能缺呢。有鉴于此,湖北茶博馆更应该把湖北省各地有影响的历史名茶、文化名茶以及历史上具有传统特色的茶叶加工器械、用具以及泡茶、饮茶、盛装器具和茶文化与茶叶文史资料等收集展示于茶博馆。
湖北著名茶产地:
采花毛尖:湖北第一名茶(五峰县采花乡)
恩施玉露:湖北第一历史名茶(恩施市芭蕉乡)
武当道茶:湖北第一文化名茶(包括十堰武当山街办八仙观、竹溪龙王垭和梅子贡、竹山圣水等)
大别山悟道茶:中华孝文化名茶(大悟县)
附:通城油茶博物馆
位于湖北通城大道333号中国黄袍山国家油茶产业示范园内,采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微缩造型设计,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布展面积1800平方米,分主馆和副馆布展。主馆位于甲板上层,分为资源篇、历史篇、文化篇、发展篇和展望篇五个展区,采用3D影像、幻影成像、电子触摸等声光电高科技影像技术展现油茶资源、油茶历史、油茶文化、油茶发展及产业展望。副馆位于甲板下层,主要通过油茶农耕文明展示、历代榨油工艺设备展示,历代“油榨坊”历史演变,配套现代微型榨坊体验及油茶产品展示。
知识链接
土家族的饮茶因地而异,就其种类而言,主要有凉水甜酒茶、凉水蜂蜜茶、姜汤茶、盐茶汤、油茶汤、罐罐茶等。其中罐罐茶即用土罐作为泡茶的器具,先将茶叶放在罐中用火烤焙,待香味溢鼻时用沸水冲泡,倒出供饮,其香无比,喝时清香鲜美,提神养气。夏天还习用大盆泡凉茶,三伏天饮用,清凉解暑止渴,家家备用。罐罐茶风味独特,韵味悠长。
五峰土家民间待客饮用细茶,茶具与泡制法皆讲究。一般是先将小“敬茶罐”洗净,罐横置火边烤干,放进细茶,加盖,文火缓烤,不时摇动,如此三番,茶溢高香,遂将炊壶滚水高吊数滴,视罐中冒一缕白雾,急加盖,煨片刻(俗称“发窝子”)后,将水注满,即一一筛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