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鄂西北郧县赵登秀、赵登城两兄弟因缘际会曾在前苏联(今俄罗斯)工作多年,其中哥哥赵登秀(即赵实)还加入了苏联国籍。
赵实(1905—1973)湖北郧县人。原名赵登秀,又名米留科夫。化名王宝乾,笔名三连。出身于小手工业者家庭(其父赵玉衡是一蜡匠)。1923年高小毕业后因家庭困难中断学业,与刘振汉、王少白等人在县城创办“明城义务小学”,免费接收穷苦子弟学习,并改名为赵实。1926年6月,中共郧县安阳党小组成立(组长詹邦经),并发展赵实为中共党员(入党介绍人为杨健)。11月中共郧阳支部委员会成立,燕鸣轩任书记。同年冬,中共郧阳支部为扩大党的力量,深入开展好工人农民运动,决定派部分党员赴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和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其中赵实被派往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学习,因刻苦勤奋,获该所负责人许文桢推荐参加武汉店员工会工作。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事变”,武汉工人运动讲习所被迫解散。为保存革命力量,中共中央决定选派一部分青年干部赴苏联学习,赵实入选。同年秋,赵实经上海、海参崴(今属俄罗斯)到达前苏联莫斯科进入军事训练班学习。后因身患重病,医治数月,病虽除但身体不适应军训,被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29年毕业后,经共产国际同意,由苏联共产党派往库页岛伯力工会做矿工文化教育工作。由于工作努力,成绩突出,受到了苏联共产党的好评,并因工作需要,被吸收为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员,加入了苏联国籍。
1934年4月,时任新疆省主席盛世才提出了“反帝、和平、建设、民族平等、清廉、亲苏”的六大政策,标榜“建设新新疆”。赵实奉命由伯力回莫斯科,途经海参崴时,被海参崴列宁学校的中国藉同志再三挽留在该校任中文教员。一年后接苏联内务部速回莫斯科待分配工作的电令。1935年5月,前苏联政府(苏共总书记斯大林)根据盛世才的“请求”派赵实(化名王宝乾)等25名在苏联工作的中共党员赴新疆开展工作。7月王宝乾任奇台县县长.在任期间,兴实业、办教育、禁赌毒等,获当地民众好评。1936年4月调离。
1937年,赵实调任新疆日报社社长兼外交部新疆交涉署署长。他利用合法身份把一批中共党员安排到新疆各级报社编辑部工作,还以“三连”的笔名在《反帝战线》刊物上发表了题为《苏联和平外交政策的胜利》、《苏联儿童》、《中苏文协新疆分会一年工作总结》等文章,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此外,还一度任喀什行政长,反帝会秘书长等职。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善于见风使舵的盛世才对苏联的态度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并决定与苏联和中共决裂,投靠国民政府。1942年4月,苏联下令驻迪化总领事策动政变,欲分裂中国以建立苏维埃政权。与此同时,调回派驻新疆的留苏人员。5月,赵实一家撤回苏联,赵实被分配到古比雪夫军事学院任中文教员,后随迁莫斯科继续任教。同年10月5日,盛世才通过苏联驻新疆总领事普式庚,向苏联政府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要求苏联政府从新疆撤走除外交人员以外的全部人员,其中包括军事人员,且须在三个月内撤离。1943年6月,国民党中央军进驻哈密。斯大林知道新疆的局势已不可挽回,于是下令撤军。盛世才与苏联的关系,就此彻底终结。这是后话。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赵实照会前苏联政府批准其回国。1956年10月经苏联外交部同意批准,赵实回国,在北京外交部任礼宾司专员。1960年因病休息,1973年6月28日病逝于北京。
有意思的是,赵实的弟弟赵登城也曾在苏联工作。赵登城(1911-1961)又名赵直。1926年毕业于郧山中学(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7年,受中共党组织派遣到国民党十五军政治部做党的工作。大革命失败后,省委又派赵登诚回郧县从事地下工作。1928年,鄂北特委批准成立中共郧县特别支部,赵登城任军事委员,1936年5月,郧县地下党组织遭破坏后,赵赴西安八路军办事处向林伯渠汇报鄂西北党组织情况。1938年,赵登诚由其兄赵实介绍到《新疆日报》伊犁分社任社长。1940年,又由新疆政府派往苏联阿拉木图任副领事。1945年,又由前苏联派往蒙古人民共和国工作。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授予赵极星勋章。随后,考入蒙古人民共和国马克思列宁主义大学。1951年毕业后回到苏联,在对外贸易部任中文教员。1960年回国,在中国贸易促进委员会任翻译。1961年5月24日在北京病逝。
知识链接
1935年5月进入新疆的中国留苏联共党员25人名录:
俞秀松(化名王寿成)、张逸凡(化名万献廷)、江泽民、赵实(化名王宝乾)、任岳(化名刘贤臣)、郑一俊(化名郑义钧)、稽直(化名栾宝廷)、吴德铭、于成发、赵云蓉、王一(化名高秀影)、林超(化名任德山)、赵雨时(化名赵国元)、刘进中(化名陈培生)、陈玉霜(化名陈英)、曾秀夫(化名王立祥)、包国宁、邓月桂、张义吾、熊效远、卞方明、满素尔、哈森木、色依提阿吉、阿拜、哈的尔阿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