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松龄(1898-1967)湖北监利人。又名鹤遐。早年随父乞讨至武昌落户。1907年入武昌湖北省立模范高等小学。1911年辛亥革命后学校被解散,转投首义童子军(不久改为湖北学生军)。1915年入湖北(武昌)陆军第三中学堂读书。1917年升湖北陆军军官预备学校(属保定军校)第六期步科学习。毕业后到吴佩孚部驻宜昌第十八师任见习官。1920年调湖北学兵营任排长。1921年调鄂军第十八师卢金山部任参谋。1924年考入北平陆军大学第七期。1927年毕业回武昌投湘军第三十五军(军长何键)任科长。1929年升任军参谋处长。1930年何键部统编为武汉行营第四路军(下辖第15师、第16师、第19师、第62师、第63师),彭调充所属第十九师(师长刘建绪)参谋长。由于“围剿”中央红军有功,第十九师师长刘建绪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八军。1931年底,彭改任第二十八军军部参谋长。1932年代理十五师师长。是年,二十八军编成两个纵队,彭兼任第一纵队司令部参谋长(司令由军长刘建绪兼),率部“追剿”红军。1935年第四路军由湖南调往闽、浙、赣、皖边区待命。7月刘建绪接替何键任第四路军所兼各职,第六十二师师长陶广调任第二十八军军长。1937年2月刘建绪兼任闽、浙、赣、皖边区绥靖主任,彭任四省边区绥靖公署参谋长并任第二十八军参谋长。5月21日彭松龄晋升中将。7月国共两党和谈停止内战,所部终止绥靖任务。上海“八·一三”事变后,第四路军刘建绪兼任第十集团军总司令于杭州,所属3个师驰援上海,其中第十六师彭松龄坚守罗定、刘行等阵地,第十五师王东原坚守大仓等处阵地,第十九师坚守蕴藻浜沿线胡里宅、孙家宅等阵地,所部与日军对峙18天之久。淞沪会战期间,彭松龄所率16师英勇顽强,一夜竟反击10次,造成防守该处日军第9旅团(旅团长国崎登少将)很大伤亡和数次增调部队。8月31日,国民政府明令升第十九师师长李觉为第七十军军长,第十五师师长王东原升第七十三军军长,第十六师师长彭松龄升第七十三军副军长(未到职)。上海会战后,国民政府就参战的58个师评定出10个战绩最佳者,第十五师、第十六师、第十九师皆被评为战绩最佳之师,特奖每师30000元(银元)。
据说彭松龄在担任上海刘行守备战中,与日军激战18天后,所部损失惨重。彭曾电告时任左翼作战军总司令陈诚(时有58个师轮换作战。总司令为蒋介石。第16师属第19集团军薛岳部第69军阮肇昌所辖),陈告之彭“再坚守三天”,而三天过去了,却未见陈派部队替防,故彭再次通电质问,因故触怒陈诚。虽事后公布彭为73军副军长,但彭却深感不平离队。
彭松龄为其“任性”付出了代价。
彭松龄淞沪会战后告假休养,并蒙蒋介石特电至南京召见,发给了休养费一万元(银元)。彭定居长沙后,刘建绪又委任为第四路军总部参议及第四路军驻湘办事处主任等职。1938年11月,长沙大火后,携眷寓居湘西沅陵乡下,先后开办“国太肥皂厂”、“国太酒精厂”、“国太米厂”等。1946年退役。1949年8月,到长沙开设“永昌酒酱店”。1956年8月,参加公私合营,到长沙市蔬菜公司鲁源丰酱园任营业员。1963年在长沙市大庆豆制品厂退休。1967年12月在长沙病逝。今长沙档案馆里保存有彭松龄生前的资料和遗物。
彭松龄一生大起大落于斯,尤令人唏嘘不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