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切地说是应为湖北“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
中国最早的农民协会是1921年9月27日沈定一(沈玄庐)在浙江萧山衙前地区成立的。而湖北最早的农民革命组织是1924年底,程鹤龄、程兰田、程伯心3人在黄梅县多云蒋家咀(今属五祖镇)组织了农民研究会(1925年初农民研究会改为农民进德会),至于湖北农民协会则是1926年1月(一说1925年12月)在武昌成立的。
1925年7月15至20日,国民党湖北省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武昌都府堤20号高师附小召开,出席大会的代表28人,会上正式成立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会上陈荫林(陈潭秋胞弟,中共党员)当选为农民部部长。21日,国民党湖北省党部宣告成立。为了加强对湖北省农民运动的领导,国民党成立了以陈荫林、李子芬、蔡以忱、刘子谷、王平章等人组成的湖北省农民运动委员会(陈荫林、刘子谷和王平章3人组成中共湖北省农民运动委员会),掀起农民运动迅速在湖北地区兴起和发展的高潮。至年底,黄安、黄陂、潜江、天门、沔阳(今仙桃)、当阳、咸宁、应城、远安、通山、汉川、汉阳等县都相继建起了农民协会。
为此,国民党湖北省党部根据湖北农民运动的发展情况,决定成立临时省农民协会,并召集农运发展较快的黄冈、黄安(今红安)、黄陂、汉川、应城、枣阳等10余县农协代表举行大会,讨论建立湖北省农协、发展农民运动的问题。
1926年1月2日,临时省农协成立大会在武昌抱冰堂举行,到会代表30余人。陈荫林主持大会并作报告。大会选举产生了省临时农协执行委员,陈荫林、李子芬、王庆仁、刘传茂等9人当选为执行委员。会议通过了省临时农协成立宣言和统一各县农民协会组织等10项决议案。同年7月,农协会员仅有7.2万人,到12月即增加到28.7万人。同年10月,湖北农民协会在武昌三道街旧道尹公署正式挂牌办公(后为中共中央农委,中华全国农协临时执行委员会的办公地)。至1927年3月,湖北省已成立县农协的有22个,会员人数达81万人,是全国农民运动最发达的省份之一。
为了总结农民斗争经验,制定新的农协发展策略,湖北省农协临时执行委员会根据国民党省党部的指示决定召开湖北省农协代表大会。
1927年3月4日,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武昌阅马场召开。出席会议代表188人,毛泽东、林伯渠、徐谦、唐生智、李汉俊等国共两党领导人作为大会名誉主席参加了开幕典礼。在历时16天的会议期间,各县代表报告了本县农民运动情况,陈荫林作了省农民协会会务报告,邓演达作了政治报告,徐谦作了关于中央农民运动决议案的报告,李立三作了职工运动报告,陈克文作了广东农民运动状况的报告,鲍罗廷和农民国际代表、日本劳动团体代表发表了演讲。大会回顾了几个月来湖北农民运动的发展历程,指出“现在横在农民协会面前有两个严重问题,一是农协接受乡村政权,一是土地不受地主支配”,“以外如武装农民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大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掌握农村政权、建立扩大农民武装、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加强工农联盟、倡议组织全国农协及关于组织发展、农村雇工、农村合作社、禁烟禁赌等35项决议案。大会特别强调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为只有消灭土地私有制,才能根本解决土地问题,“农民协会应当领导夺取土地的斗争”。大会决定在宜昌、襄阳两地分设省农协办事处,加强对鄂西、鄂北地区农民运动的指导。22日,大会举行闭幕式,选举产生了新的省农协执行委员会,陆沉、邓演达、陈荫林、符向一、张梅轩、刘子谷、王平章、王邦耀、蔡以忱等17人为执行委员,张学武、张幼泉、郭树勋等9人为候补执行委员。24日,新的执行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推荐陆沉为省农协执行委员会委员长,陈荫林为副委员长,张学武、郭树勋、蔡以忱、邓演达、符向一、张国恩分任宣传、教育、组织、自卫、调查、建设部部长,邓雅声为秘书长。
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农民运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知识链接
1.《湖北全省农民第一次代表大会宣传大纲》
麻城蔡济璜在参加1927年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时颁发,会后带回麻城。大纲系中国国民党湖北省执行委员会宣传部编印,长77厘米,宽27厘米,竖排铅印,共6大条41小条,3100余字。藏麻城市革命博物馆。
2.湖北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纪念章
1927年湖北省第一次农民大会制发,铜质,三角形,铸有“纪念章”3字,下方饰青天白日旗,旗中心铸一“农”字,背面铸有“湖北省农民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并铸有编号“327”。此章是浠水县张翼南烈士遗物,其妻保存,1980年捐献,藏浠水县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