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彭鲁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武穴:民国外交次长郭泰祺因淞沪停战交涉遭民众打伤

$
0
0
 民国外交官屡遭殴打,尤其在“排日”声中。譬如1919年,外交部次长曹汝霖家被烧,驻日公使章宗祥被打;1928年外交部长王正廷处理济南惨案,家被砸毁;1931年王正廷因“九一八”事变后的交涉被学生打得头破血流,国民党元老、北大老校长蔡元培等出面调解也被学生推搡;而1932年,外交次长郭泰祺因淞沪停战交涉亦被民众代表打伤。
  郭泰祺(1889-1952)湖北广济(今武穴)人。字复初、葆东。1902年入张之洞创办的新式学堂---武昌南路高等小学堂学习,因成绩优异,1904年获官费被选送到美国留学,先后进入马萨诸塞州伊斯坦普中学、威里斯顿神学校、宾夕法尼亚大学学习。1908年获宾夕法尼亚大学政治学学位。1911年在《费城新闻》、《宾夕法尼亚报》任编辑、记者。
  1912年3月回国受聘为私立武昌英语馆馆长,并经湖北崇阳人王世杰介绍加入了国民党。后经同乡介绍任湖北军政府都督府外交股长,次年赴北京先后任副总统黎元洪的英文秘书。1916年黎继任总统,郭兼任外交部参事、总统府等顾问和外交部参事(时外交总长为伍廷芳),开始踏上外交舞台。1917年张勋复辟帝制后南下广州,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参事。1918年与陈友仁、王正廷三人被派往美国,以争取美国对广州护法军政府的支持,但劳而无功。1919年作为中华民国代表团的专门委员,出席了巴黎和会。1923年任广东军政府外交部次长。1924年,任国立武昌商科大学校长。1926年参与北伐,接洽军事。1927年3月受武汉国民政府外交代部长陈友仁派遣去上海了解情况,时蒋介石在南京另立国民政府,私受蒋介石委派任江苏交涉员兼上海政治分会委员,为此,遭武汉国民政府中央执委会开除党籍并被通缉。宁汉合流后,任南京国民政府外交部次长兼上海交涉员(时外交部长为伍朝枢)。1928年任国民政府中央宣传部上海办事处国际组主任。1929年出任中国驻意大利公使。
  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任国民政府外交委员会委员。3月1日,伪满洲国宣告成立,日本同意停战。国民政府立即接受停战谈判。3月18日郭泰祺以国民政府首席代表、外交次长身份赴上海参加中日停战会议,与日本代表、公使重光葵议订《淞沪停战协定》,5月3日,上海各救国团体代表到郭泰祺寓所严词诘问,遭民众用银元、茶杯砸伤额角,被送往医院救治。同年9月被任命为中国驻英国公使。1934年兼任国际联盟大会中国代表,1935年5月,中国驻英公使馆升格为大使馆,改任驻英国大使。1938年被英国牛津大学授予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41年4月被任命为外交部长。
  郭泰祺在英九年,广泛开展公众外交,利用与英国民众和官员见面的机会发表各种讲演,在英国民众中树立了中国人民抗日精神,因此赢得“出色演讲家”的美誉。此外,期间曾三次代表中国出席“国联”会议。1932年到1933年,郭泰祺与顾维均、颜惠庆等人力争国联通过谴责日本行为的决议。1934年9月,郭泰祺在国联第十五届大会上作了长篇演讲,要求国联正视中国问题,反对任何承认伪满洲国政权的行为。1935年和1936年,郭泰祺等人又四处游说,试图恢复中国在国联的非常任理事国地位。 
  但好景不长,1941年12月郭泰祺因所谓“桃色事件”被免去外交部长,改任立法院外交委员会主任和国防最高会议外交委员会主席虚职。云郭住院期间与小30岁女护士在野外接吻被国民党元老戴季陶撞破而去职。故坊间有“一吻丢官”的戏说。据1941年12月22日重庆《大公报》发表了题为《 拥护修明政治案》的评论文章,指出:“某部长在重庆已有几处住宅,最后竟用65万元公款买了一所公馆。……另闻此君于私行上有不检之事,不堪揭举。”后《大公报》连续追踪报道,郭旋即被免职。不过,据曾任郭泰祺私人秘书的李铁铮所记资料称:蒋介石本属意王世杰充任外交部长,受陈果夫所非。王世杰为应付CC系的攻讦,乃转荐其结义的兄长郭泰祺。郭泰祺行为本不捡点,带着从英国同归的窦学谦小姐形影不离。一日,张群来访,闻见两人在室内戏谑之声达于户外,等了半天才下楼见客,张群不悦。又一天是星期六,陈布雷奉蒋喻,电召郭泰祺议事,郭与窦小姐正在南岸黄山游玩,以周末避而不见!陈据实告蒋,蒋有愠心,乃决意免郭职。作家韩素英在《无鸟的夏天》中谈到:“民国三十年(1941)初冬,一场反对外交部长郭泰祺的政治阴谋逐渐形成,一时重庆的社交界,上层人物,不谈饥荒,不论救国,而专论一部长的桃色新闻,这是一场反对外交部长郭泰祺的阴谋”,但仅以个人的私生活就罢免职位如此之高的官员在国民政府内部还属少见。一些研究者认为根本原因是郭泰祺早年曾跟随汪精卫公开反对过蒋介石,蒋介石请他出任外交部长是不同政治势力斗争的结果。郭泰祺常年在国外出使,对国内政治斗争的估计不足,也是他被人抓住口实掀落马下的原因之一。
  1945年在国民党六大当选为中央监察委员。抗日战争胜利后,经美国特使马歇尔和王世杰的推荐,郭泰祺作为中国出席联合国大会的首席代表被派往美国。1946年2月赴伦敦参加第一次联大会议,出任联合国安全理事会(1946年1月13日成立)首任中国代表兼出席安理会常任代表,旋出任安理会主席(为中国首任)。郭泰祺利用其在“国联”工作的经验,主持会议有条不紊,极为得体,为中国赢得了不少声誉。1947年3月任联合国常规军备委员会委员。同年4月的一天,郭泰祺乘车从寓所到代表团办事处,途中心脏病突发,随即被送往纽约长老会医院。在医生建议下,他不得不递上了辞呈。12月改任驻巴西大使。他以“巴西的天气并不适合静养身体”为由婉拒。之后于1949年退隐于美国加利福利亚洲的圣巴巴拉,宾夕法尼亚大学赠予其法学博士。1952年2月29日在美国病逝。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Latest Images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