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彭鲁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武当山古建筑群:最具皇家风范的宗教建筑

$
0
0

 DSC04664

      公元1424年,一场国家盛典在大明帝国版图中央的武当之巅---海拔1612.1米天柱峰(山峰形似一只神龟)太和宫恢宏揭幕,诵经声中,南天门上长1500米紫金城墙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殿(俗称金顶),象征天阙的东西南北四座天门凌绝云空,与武当山“七十二峰朝大顶”特殊景观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座“云外神宫”的美妙意境。
    这座仿北京紫禁城(故宫)而建的太和宫,为武当山九宫之一。它以金殿为中心,以紫金城南天门为中轴线,中轴线上的主殿是太和殿。其中金殿坐西朝东,面阔三间,为重檐庑殿式仿木建筑,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形制相同,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物。直到今天,这座金碧辉煌的铜铸鎏金大殿仍熠熠生辉。
  太和宫因武当山古称太和山而得名。据《太和山志》记载,传黄帝时代,西部净乐国太子不肯继承王位,却热衷于学道成仙。后经玉清圣祖紫元君点化,来到一座仙山修练了42年,后功成升天,被封为“玄武上帝”,后人因此将其修练的仙山称之为武当山,有“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意,故名。
  武当山位于十堰市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距十堰市城区38千米。传为上古玄武(真武)得道飞升之地,有“非玄武不足以当之”之说,故名“武当”。初名仙室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太岳山等,均源于道教及其祀奉的神仙,故有“天下第一仙山”之称。元成帝敕封为“武当福地”;明世宗复封为“大岳”,位居五岳之上;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封为“治世玄岳”,把武当山尊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以“四大名山皆拱揖,五方仙岳共朝宗”的“五岳之冠”而声名大燥。武当山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重点宗教活动开放场所、国家森林公园、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景区总面积312平方千米,其中核心区面积170平方千米。
  武当山据说是世界上唯一建在山顶上的城堡式皇家建筑群。整个建筑按照“真武修仙”的道教故事,采取皇家建筑模式,统一设计布局,或建于高山险峰之巅,或隐于悬崖绝壁之内、深山丛林之中,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达到了“仙山琼阁”的意境,被誉为“中国古建筑成就的展览”。其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庵堂神祠则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底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宏大景观。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是研究中国宗教古建筑的实物见证。
    武当山古建筑群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以规模宏大著称。
    一般的说法是“八宫、二观、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这实际是个概数之说。其实武当山古建筑起源很早。据《神仙传》载:尹轨,“入太和山领杜阳宫太和真人。”然而武当山最早建筑已不可考。有史记载,武当山古建筑则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唐太宗建五龙祠,宋真宗升五龙祠为五龙观,宋宣和年间(1119-1125年)建紫霄宫。元时建成南岩宫。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终于形成了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处的庞大规模武当山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
    史载明洪武三十五年(1402年)七月,明成祖朱棣即位初,即遣提点周原初“祭北极真武之神”,目的是向天下表明自己与玄武神的特殊关系。敏感的武当道士得知这一消息,马上意识到复兴武当道教宫观的机会来了。永乐三、四年(1405-1406年)间,五龙宫道人李素希两次遣人上贡榔梅果,朱棣赏赐甚厚。永乐四年(1406年),朱棣召见紫霄宫道士简中阳“问玄帝升真事迹”。与时同时,朱棣也开始进行大修武当的调查和筹备工作,下令中央道录司右正一张三丰的高徒时年68岁孙碧云(1345一1417年)到武当山“看其风水,相其广狭”。孙碧云经实地勘察后,向朱棣详细报告了武当山的地理区位条件和星象风水状况,为营建工程作规划设计。永乐十年(1412年),成祖朱棣命隆平侯张信、驸马督尉沐昕、工部右侍郎郭琎、礼部尚书金纯等率20余万军民大修武当山,并依据道经中“玄天上帝”真武修仙的故事敕建,至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33处大小宫观落成。成化、嘉靖年间(嘉靖三十一年即1552年世宗令工部右侍郎陆杰提督重修武当山宫观)又有所扩建和增建,殿宇达2万余间,使武当山成为全国最大的道场和道教中心。
   及至清至民国,武当山古建筑或毁于兵火,或遭破坏,或坍塌。更令人遗憾的是1958年丹江口水库蓄水时武当山古建筑就有净乐宫、迎恩宫、三元宫、周府庵等173处古建筑被淹没。(注:明永乐年间建净乐宫、遇真宫、玉虚宫、紫霄宫、五龙宫、南岩宫、清徽宫、朝天宫、太和宫九宫,后清徽宫、朝天宫塌废,成化二年添建迎恩宫。1958年修建丹江口水库净乐宫、迎恩宫被淹。2006年净乐宫复建。)
  武当山古建筑群现存古建筑129处,庙房1182间(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玉虚宫、五龙宫(遗址)六座宫殿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建筑面积43332平方米。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
    武当山现有237处列入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国务院分别将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5处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武当山62处古建筑群全部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包括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7个)。2011年有175处(点)文物列入,包括山寨16处、崖寨12处(含明清、民国初年墓葬、墓塔26处41座遗址)、岩屋4处、石庙、石庙群58处109座(含遗址)、古窑址6处78个、摩崖碑刻15通、摩崖碑刻15通、收集石、木像18尊、古桥古井24座、建筑遗址5处、古采石场5处、其它8处(元和观古民居2处,瓦屋河万家老屋遗址1处,玉虚宫西宫水帘洞1处,抗战军事工事4处)。

  武当山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此外,武当山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其中武当武术是中华武术一大名宗,是中国最古老、最有影响的武术流派之一,与少林武术相映成辉,以至于武术界素有“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之说。武当武术与武当宫观道乐、武当庙会先后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武当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1米,以“一柱擎天”名扬天下,其余诸峰俯身颔首朝向主峰,自然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异景观。主要自然景观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四季景色宜人,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誉。武当山也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并被誉为“天然药库”,是古今中外修身养性的洞天福地。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象空间。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值得一提的是,1931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和红三军医院曾设武当山紫霄宫(为武当山保存最完整的宫殿)之父母殿,至今殿内保存着当年贺龙用过的办公桌椅,茶具、笔筒、木床等。里面有贺龙曾经睡过的床铺和办公用的桌椅。1931年秋红三军离开紫霄宫时,军长贺龙赠送武当道总徐本善2斤黄金并亲书楹联“伟人东来气尽紫,樵歌南去云腾霄”一幅,其中嵌“伟樵(徐本善字)、紫霄”四字,喻徐本善为紫霄宫之首,以示推崇。不久,红三军转战至房县建立均房苏维埃政权,但有7名重伤员需留在紫霄宫西院养伤,后6位伤员被国民党军枪杀在西宫外的银杏树下。1965年,当地文物管理部门将烈士忠骨取出,移葬在武当山紫霄宫对面一个叫赐剑台的地方,修建了红军墓和红军亭。

附:紫霄宫
      以道经“紫”为中央,高于九霄得名。始建于宋宣和年间(1119-1125);元代重建,名“紫霄元圣宫”;明永乐十年(1412年)扩建,赐额“太玄紫霄宫”;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扩建到860间;占地面积7.4万平方米,庙宇182间,建筑面积8553平方米,是武当山现存最完善的宫殿之一,素称“云外清都”、“紫霄福地”,是武当道教举行盛大斋醮活动的主要道场。现存主要建筑有宫门、碑亭、崇台、大殿、父母殿等。其中父母殿是武当山道教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道教文化思想的重要体现。在这里,大家按照道教祈福方式为父母求福。
知识链接
中国古建一绝
1.太子坡五云楼:一柱十二梁
  依岩而建,有五层,故俗称五云楼。明朝建五层楼已经很少见,更少见的五层楼只由一根柱子支撑。在这座楼的顶层的屋宇一端,一根直立的木柱上重叠交叉着12根横梁,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原来五云楼所处的位置正是一个斜坡,如果开挖山体或填平斜坡,都不符合“其山本身分毫不要修动”的原则,于是施工人员想出了“一柱十二梁”的解决办法。
2.被誉为挂在悬崖上的“故宫”的南岩石殿
  又名天乙真庆宫。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建,为石砌仿木结构建筑,面阔11米(三间),通高6.8米(檐高3.8米),进深6.6米,建筑面积74平方米,殿顶铺着石板瓦,其梁柱檐橼、斗拱、门窗、瓦面等,均用青石雕琢、拼砌而成。整个石殿结构精巧,雕工精细,重达数百吨,堪称为“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一绝”。
3.天下第一香:龙头香
  位于南岩两仪殿前岩壁上,龙头香,又名龙首石,直悬绝岩,面对金顶,若朝拜之状。长2.9米,宽0.3米,采用镂雕、浮雕、圆雕等手法雕凿成两条神龙及祥云,龙头置一小香炉,下临陡峭的绝壁。从前,许多香客冒险进龙头香,坠岩殉命者不计其数。清康熙年间,总督蔡毓荣下令立《禁烧龙头香》碑。是武当闻名险胜之一.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