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挑花:中国最早的“十字绣”
资料图片 想必大家对十字绣不陌生。 十字绣属于舶来品,据说源自欧洲,但在工艺技法上与中国民间俗称的“挑花”(或“挑补绣”)有一定的渊源。 挑花为中国最古老的传统刺绣工艺之一。又名架子花,十字挑花(民间俗称“十字绣”,因以十字交叉针法为主而得名)。与刺绣重刺不同的是,挑花重挑。换言之,针走单面谓之挑,针走两面谓之绣。...
View Article湖北陆地最低点在黄梅
湖北陆地最低点在黄梅县刘佐乡滨江村东喇叭湖,海拔9.2米。 东喇叭湖曾是龙感湖(1955年合安徽宿松县龙湖、湖北黄梅县感湖而得名)一部分,1960年围湖造田并形成陆地,面积约3平方千米。大部属刘佐乡,小部分归龙感湖农场所有。 刘佐乡旧称段窑,原为江中沙洲,定居者以段、姚二姓居多,后讹姚为窑,故名段窑。后据境内长江溃口处刘佐口改今名。1987年设乡。...
View Article武汉:武大樱花倾天下
樱花已成为武汉大学最美丽的标签之一。 樱花在植物学分类上属蔷薇科樱属落叶乔木(少数为常绿或灌木),主要产于中国及日本、韩国、朝鲜等地。据统计,全世界有野生樱花约150种,其中中国有50多种。而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就有33种。...
View Article蒋介石任国民党“总裁”始于湖北武汉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湖北武汉先后召开了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及中央全会,分别是二届三中全会(1927.3.10-3.17)、临时全国代表大会(1938.3.29-4.1)、五届四中全会(1938.4.6-4.8),其中尤以“临时全国代表大会”最为秘密。...
View Article武汉大学战时军官训练团遗迹
1938年1-7月国民政府在湖北武昌珞珈山仿1933年庐山军官训练团(全称为“中国国民党赣粤闽湘鄂北路剿共军军官训练团”,因团址设在江西庐山而得名。1934年改为军事委员会陆军军官训练团)开办了珞珈山军事委员会战时军官训练团。...
View Article黄梅:世界上落差最大的漂流水滑道
湖北黄梅的玫瑰谷漂流拥有“世界最长人工栈道式水滑道(1904.7米)”和“世界水滑道最大落差(215米)”两项世界记录,被誉为“天下第一漂”。...
View Article湖北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2014年9月23日,国家民委发布《关于命名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全国340个村寨被作为首批“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予以命名挂牌,湖北省有21个村被命名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 襄阳市 宜城市板桥店镇王台回族村 宜昌市 宜昌市点军区土城乡车溪村 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潘家湾村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武落钟离山庄溪村 神农架林区 神农架林区下谷坪土家族乡金甲坪村...
View Article恩施:用“吸管”喝酒的遗风犹存
酒除了喝之外,还有用吸管饮用的,湖北恩施土家族人的饮酒方式古老而奇特,别具一格。 这种用“吸管”饮用的酒是当地特产叫咂(zá)酒。 咂酒是以糯米或玉米、高粱、小麦等煮熟后拌上酒曲酿制而成的甜酒,用大瓮(瓦坛子)装好至窖内贮藏一年或数年,然后取出以开水冲泡,插藤枝或竹竿待饮,饮时先由一人吸咂(吸饮、吮吸之意),叫开坛,然后数人彼此轮吸,共饮一坛酒。...
View Article长阳:山峰·溶洞·古桥
地处鄂西南山区的长阳为典型的山区地形,境内峰峦叠嶂,沟壑交错,形成了众多的峡谷、峰林以及河流溪涧,加之岩溶十分发育,溶洞、漏斗(俗称天坑)、伏流(暗河)等比比皆是。 一.山峰(长阳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7座) 崩尖子...
View Article十堰:风景宜人的郧阳革命烈士陵园
青山护忠魂,英烈美名留。 站在杨家山山巅的郧阳革命烈士陵园眺望,汉江之滨的郧阳城区一览无余。 郧阳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城关镇杨家岭1号兴郧路社区杨家山,是为悼念和褒扬在郧阳地区参加历次战役中光荣献身的革命烈士所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
View Article武当山古建筑群:最具皇家风范的宗教建筑
公元1424年,一场国家盛典在大明帝国版图中央的武当之巅---海拔1612.1米天柱峰(山峰形似一只神龟)太和宫恢宏揭幕,诵经声中,南天门上长1500米紫金城墙犹如一道光环围绕金殿(俗称金顶),象征天阙的东西南北四座天门凌绝云空,与武当山“七十二峰朝大顶”特殊景观相映成趣,形成了一座“云外神宫”的美妙意境。...
View Article十堰:大山深处的红色丰碑
青山不老,丰碑永存。 从湖北十堰城区出发,沿呼北高速(呼和浩特-北海,简称G59)公路北上经白桑关互通前行可达湖北27个革命老区中心乡镇之一的南化塘镇。 南化塘镇位于十堰市郧阳区。原名难化,因地势险要而难以化解,故名。明成化年间设驿站(塘)于此,因处紫荆关之南改称南化。...
View Article长阳:鲜为人知的土家诗人彭秋潭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清江古城内有一座彭秋潭纪念馆。 彭秋潭之名虽然很陌生,但在长阳县其知名度还是蛮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其写的诗多,据说一生创作了600首诗和100首竹枝词。以至于长阳城区命名有“秋潭路”,政府设有“彭秋潭文艺奖”。 彭秋潭出身于书香门第,父兄皆能诗。父彭祖贤,兄彭淦(字良庵),弟彭湙,皆为清代中期的文人。尤以彭秋潭成就最大。...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