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彭鲁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长阳:红军史上第一支少数民族武装诞生地

$
0
0

 

                                                    资料图片

   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中共领导下的第一支少数民族红军诞生地。
  1929年7月9日,中共长阳县委在西湾大沙坝(今长阳县都镇湾镇麻池村境内)召开工农群众大会,正式宣布武装起义,建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简称红六军)。李勋任军长、陈寿山任副军长,李子俊任参谋长。全军编为一个师三个团,向泉山任师长,涂龙、姜梦雄(又名吕镇华)、向高龙分任团长。全军共1100余人,枪400余支。红六军是中国工农红军史上第一支以少数民族(土家族)为主体、以军为建制的正规红军武装。
  红六军成立后,分兵在长阳境内资丘、麻池等地建立苏维埃政府,部队迅速发展到1400余人,编成两个师、四个团和一个直属特务营,第十六师师长李步云,第十七师师长向泉山,团长分别为涂龙、向高龙、姜梦雄、田玉龙。
  同年8月5日,红六军在长阳资丘王家棚遭驻湖北宜昌国民革命军第四师(师长张发奎)21团(团长陈凤韶)包围,参谋长李子骏等20多人在战斗中壮烈牺牲,陈泽南、向泉山等80多人被捕,被集体杀害于清江边的烟墩台,并抛尸石灰窑中。据民国时期的《长阳县志》记载:红六军参谋长李子骏等20多牺牲,军法处长陈泽南等84人被集体杀害,还有63人押解县城杀害。在资丘被集体杀害的80多人,抛尸资丘烟墩岩的石灰窑中。
  红六军在资丘作战失利后,军长李勋率部转移到鹤峰县邬阳关,与当地神兵会合成立了红六军第三十八团。9月底,所部返回长阳开展活动时,不幸被榔坪地方团防诱杀。原红十六师师长李步云与团长姜梦雄在长阳县茅坪、杨柘坪等地召集红六军余部(200余人)继续开展游击战。11月18日,中共湘鄂西前委在长阳都镇湾台子村将其整编为红六军第一师,师长黄超群、党代表李步云、副师长姜梦雄,下辖三个营500余人。12月,根据中共鄂西特委的指示,红六军第一师改编为洪湖中央独立师第三纵队(司令黄超群,政委李步云)。至此,鄂西长阳红六军的历史结束。
  红六军虽然从成立到失败仅一个月的时间,但它成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少数民族地区第一支以军为建制的地方革命武装,为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作出了重要贡献。
  1957年,长阳县政府从资丘烟墩台石灰窑清理出烈士遗骨77具,在资丘老坟园重新安葬,并建“资丘烈士纪念亭”,亭为木质六角亭,后木亭因年久朽损。1968年重建为“七十七烈士纪念碑”。碑高11.5米,占地200平方米。1992年因清江隔河岩水电站兴建,纪念碑迁至桃山黑岩头复建,并兴建烈士陵园。
  纪念碑位于陵园的中央,高29.11米,占地200平方米。碑身上有全国人大原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手书的“七十七烈士永垂不朽”九个红色大字。碑身两侧分别镌刻有共和国元帅、国务院原副总理贺龙和廖汉生的题词:“革命烈士的业绩鼓舞着我们永远前进”、“发扬先烈革命精神,振兴长阳建设事业”。纪念碑后有烈士名录碑,那里埋放着77名烈士的遗骨。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至于鄂西长阳红六军的最后归宿,是这样的:1930年6月,红六军三纵队编为红军第五十师(师长李步云)。11月,红五十师伏击川军袁海青团获胜,部队扩编为三个团。1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军团(总指挥贺龙)抵达长阳县枝柘坪休整。1931年3月,在“左”倾路线影响下,师长李步云、政委江山等人遭错杀,红五十师番号被撤销。与此同时,根据苏区中央局和中革军委的决定,红二军团缩编为红三军(军长贺龙)。4月2日,红三军将红五十师一部组成教导第一师,余部编为长阳游击大队。5月,红三军教导第一师改编为湘鄂边独立团。12月,湘鄂边独立团先后歼灭五峰、长阳等地团防。1932年月2月,湘鄂边独立团击溃国民党军新三十四师第三旅两个营、石门保安两个营。8月湘鄂边独立团在国民党军围攻下,被迫转向洪湖根据地。9月,湘鄂边独立团渡江到达湖北江陵地区,与洪湖地方武装一部合编成独立师(师长卢冬生)。10月上旬独立师在国民党压迫下向襄北突围,途中受阻,师政委卢冬生率领一部转入荆当远地区。后与荆当远独立团会合,荆当远独立团编入独立师。1933年卢冬生率领独立师一部于21日攻占兴山城,后得得悉红三军已抵湘鄂边,即向桑植鹤峰地区转移。2月在鹤峰的走马坪与红三军会合。2月,湘鄂西中央分局在走马坪开会,将红三军编为红七、红九师,独立师编为红三军教导团(团长卢冬生)。1934年9月,红三军恢复红2军团番号。1936年7月2日,红二军团与红六军团及红九军团(中国工农红军第九军团)改编的红32军在甘孜地区合编为红二方面军。抗日战争中红二方面军被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120师358旅。1949年再次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1998年后第1师被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集团军两栖机械化步兵第一师(属南京军区),驻浙江杭州。
知识链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即“八七”会议),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武装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随后,我党在各地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组建了中国工农红军,创建了农村革命根据地。但因各根据地之间缺乏联系,以至于部队的番号出现了重复使用的现象。其中,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就先后组建了五支,即:东江地区的红六军(1929年6月-1930年5月;1930年12月-1931年5月)、鄂西长阳红六军(1929年7月-12月)、赣西南苏区的红六军(1930年1月-7月)、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六军(1930年2 月-1931年3月)以及洪湖新红六军(1930年12月-1931年3月)。
1.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六军
  1930年2月5日(春节),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中共鄂西特委在湖北监利县汪家桥将鄂西红军中央独立第一师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孙德清任军长(不久因病离职,中共中央派邝继勋继任),段德昌任副军长,周逸群任政委(兼),许光达任参谋长。下辖三个纵队:第一纵队司令员段德昌(兼),政委王鹤,参谋长王一鸣;第二纵队司令员段玉林,政委周容光(后许光达);第三纵队由长阳县游击队改编而成,司令员由特委选派。全军共6000余人。同时,组成了中共红六军前敌委员会,孙德清、段玉林、段德昌、徐昌贤、张传贤、王鹤等任委员,许光达、李子扬、王一鸣等任候补委员。7日,红六军在汪家桥新观召开誓师大会。接着,北上攻占了江陵县龙湾寺及潜江县熊口、老新口、张金河和监利新沟嘴等集镇。18日,红六军第一纵队攻克了监利县南部重镇朱河,全歼守敌一个团;22日攻克潜江县城。3月8日,红六军南下攻克江陵县郝穴,歼灭国民党独立十四旅两个营。而后,全军南渡长江,先后攻占了公安县藕池口、石首县城及调弦口等城镇。
  5月,根据中共湖北省委“配合鄂豫皖苏区红一军攻打武汉”的指示,红六军迅速向汉阳推进,连克长江以北的沔阳(今仙桃市)、汉川等30多座县城和集镇,前锋直抵汉阳县蔡甸镇。后因武汉国军防守严密,红六军转而向西攻克了沔阳峰口(今属洪湖)、江陵郝穴,使监利、沔阳、石首、江陵、潜江等苏区连成一片,部队发展到万余人,在沔阳县沙湖整编为两个师,第十六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第十七师师长许光达,政委李剑如。6月底至7月初,红六军在监利县尺八口南渡长江,歼灭了数股当地团防,攻克了湖南华容、南县县城及公安县城(南平镇)。
   7月4日,红六军与贺龙率领的红四军(随后改称红二军)在公安南平镇会师。三天后,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和全国红军代表会议的决定,两军合编为红二军团。此时红六军的编制如下:军长旷继勋,政委柳克明,参谋长刘仁载。下辖两个师、一个警卫团,第十六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第十七师师长段德昌,政委许光达,政治部主任李剑如;警卫团团长秦桂林,政委吴协中。
   红六军编入红二军团后,根据军团前敌委员会的指示,北渡长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镇压了监利、沔阳县的白极会叛乱,消灭会匪1000多人,并争取了一万多名会徒。9月22日,红六军在10万农军的配合下围攻监利县城。经过一天的激战,攻克监利县城,使湘西、鄂西融为一体,形成了以监利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段德昌继任红六军军长。
  10月18日,为配合红一、红三军团进攻长沙,红六军从监利县南渡长江,先后在湖北石首县调关、公安县闸口及湖南津市白洋堤、石门县夹山寺歼灭国民党川军、湘军各一部。然红六军与红二军两次进攻澧县失利。国民党军乘机反扑湖南津市,留守该地的红六军参谋长刘仁载和第五十团团长等牺牲。12月17日,红六军在松滋杨林市遭到国民党军的三路围攻,减员达四分之一,被迫向湖北鹤峰转移。军长段德昌被撤,汤慕禹任军长。
   1931年1月初,根据军团前敌委员会的指示,红六军奉命反攻石门,因在瓜子峪、扩市、七家峪遭到敌人顽强抵抗,遂转至五峰、长阳、巴东、建始等地开展游击战,歼灭了几股当地团防武装。3月,根据中共中央的指示,红二军团在长阳县枝柘坪缩编为红三军。其中,红六军改编为红三军第八师(师长王一鸣,政委王鹤,参谋长胡慎已,政治部主任傅光夏)。至此,湘鄂西洪湖苏区的红六军番号正式取消。
  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2005年9月在监利县汪家桥修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六军建军纪念碑”。主要由纪念碑,广场等附属设施组成,占地2644平方米。该碑座东朝西,碑座呈六边形,有12级台阶,为大理石贴面;碑身呈梯形体,碑高19.6米,碑文由原国家主席李先念于1988年11月1日题词。
2.洪湖苏区新红六军
  1930年12月,红六军在松滋杨林市战斗中失利后,所属第十六师四十八团两个营、第十七师五十一团一个营因与军团主力失去联系后,随即返回洪湖苏区。时任中共湘鄂西特委代理书记周逸群、湘鄂西联县政府赤卫总队总队长段德昌将返回洪湖的各部武装与红二军留下的伤病员合编为新红六军,段德昌任军长,陈培荫任政委,胡慎己任参谋长。下辖两个团和一个特务营,第四十八团团长陈光明,政委邱鸿锡;第五十一团团长陈华山,政委马三关。全军共1000余人。
  1931年1月上旬,当国民党军以四路兵力围攻江北苏区时,段德昌率新红六军渡江南下,佯攻湖南华容县高基庙,趁虚歼灭鲇鱼须国民党川军新十一师一个营。1月16日,在江右军的配合下,攻克华容县城。随后,新红六军返回江北,进攻石首县胡家场(今属江陵),歼灭敌一四二旅一部。1月29日,当国军进犯石首县冯家潭、小河口的红军医院和兵工厂时,新红六军迅速回师,在拖船埠歼国军第四十八师数百人,收复了石首地区。2月21日,当驻湖南南县国军占领华容县城后,新红六军再次挺进到江南,在华容、石首赤色教导军的配合下,偷渡沱江,第三次收复华容县城。
  3月初,国民党又集结三个多旅的兵力,以中共湘鄂西特委所在地石首县调弦口为目标,向洪湖苏区发动第二次“围剿”。3月6日,新红六军与赤色教导军相互配合,在梅田湖歼灭国军新十一师300余人。随后,新红六军掩护中共湘鄂西特委和苏维埃政府机关北渡长江,转移到洪湖瞿家湾一带。3月19日,新红六军在江陵县老新口歼新三旅两个营;24日又在监利县余家埠、胡家场击溃该旅两个团,乘胜收复了江陵县龙湾寺、熊口等地。新红六军成为洪湖苏区新的主力部队,并迅速发展到2000余人。3月27日,新红六军与江左军在监利县桥市王福三桥合编为洪湖独立团(段德昌任团长)。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