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抗日战争包括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个部分,其中国民党军队主导了正面战场;共产党军队则成为敌后战场的主力,但敌后战场并非只有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华南游击队活动,事实上国军也有数量可观的游击队活动,并建立了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会)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时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提出“应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加强敌后游击”的建议得到了蒋介石认可。12月,军委会在拟定的《第三期作战计划》中明确提出:“国军在战争中,应以持久抗战为目标,广泛发动游击战,以牵制、袭扰和破坏敌之后方,使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相呼应。”1939年6月在重庆最高幕僚会议第二次临时会议上,通过了陈诚提出的《建立全国游击区方案》,在全国划分了12块具有战略地位的游击区,其中在敌后的有鄂湘赣、苏浙皖、苏鲁豫、豫鄂皖、冀鲁豫、冀晋豫、冀察晋绥、冀察热边区八块游击区。具体到湖北,有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建立的大别山(廖磊第21集团军,后升级为第十战区)、大洪山根据地(川军王缵绪第29集团军)及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建立的幕阜山根据地等,另有王劲哉第128师开辟的江汉平原抗日根据地(江防军游击区)。其中尤以程汝怀领导的鄂东游击队抗日功绩令人侧目。
程汝怀(1888--1951)湖北黄安(红安)人。字仲苏,号师辙。早年入湖北陆军小学堂,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和汉阳保卫战。南北议和后,入武昌陆军第2预备学校第2期学习。1914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4期,编在步兵科第1连。毕业后任发到部队任排长。1919年考入陆军大学第6期。1922年12月毕业后,分发湖北陆军第4混成旅,任作战参谋。1924年参加苏浙之战,升任营长。1926年,鄂军扩充陆军暂编第2师(师长刘佐龙),任第2师第4旅第7团团长,驻防阳夏。北伐军兵临城下,第2师倒戈易帜。陆军暂编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刘佐龙),任国民革命军第15军4师7旅旅长(少将)。1927年8月第15军撤销,所部改编为湖北省防军第1(师长程汝怀)、第2师。不久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19军,任第19军副军长(中将)。1928年10月,国民革命军进行整编,所部缩编为第4集团军暂编第16师,任副师长(师长胡宗铎)。1929年5月因反蒋失败被迫离职。1932年3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主席夏斗寅),11月任湖北省第4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黄安县县长。1936年4月任湖北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1937年7月兼任湖北省第2区保安司令。
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因亲临前线督导抗日至湖北麻城宋埠镇,召见了程汝怀,要程将前线退下来的散兵游勇和地方自卫武装组编起来抗战。程汝怀根据这一指示,成立了一个自卫团。
1939年春,驻湖北老河口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得报五战区敌后鄂东存在一支抗日力量,决定在此基础上成立鄂东游击总指挥部。任命程汝怀为总指挥,第五战区第七军(军长张淦)一七二师师长程树芬、一七一师副师长覃寿桥为副总指挥,并将鄂东地区的各地武装分别编为第五战区之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四个纵队,任命李九皋、王丹侯、王啸风、蒋章骥为纵队司令,此外,还有三个独立大队,计16943人。时驻在麻城与黄冈交界的夏家山之新四军第五独立游击大队张体学部(前身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在黄冈杜皮山区组建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亦归鄂东游击总指挥部指挥。
程汝怀驻守在黄冈东北大崎山麓黄土岭之五广祠(方姓祠堂,今属团风县)期间,领导鄂东军民抗击日军,最著名的就是黄冈马鞍山战斗。1939年5月12日驻鄂东日军高桥联队、森冈骑兵联队约2000人进犯黄冈大崎山扫荡,遭鄂东游击队和172师两个营伏击,至20日,击毙日军佐藤大队长以下官兵400名,活捉6人,缴获步枪300多支,大炮5门,机枪13挺。此战成为鄂东最大的迁灭战。
同年秋,程汝怀在黄土岭附近的苏家大湾主持开办了鄂东游击总指挥部抗日干部训练班.程汝怀兼任班主任。分军官、军士两个训练大队。每期3个月,共办了四期,培训基层干部四千多名。12月调任鄂东行署主任(驻黄冈黄土岭)。时鄂东游击总指挥由鄂东行署主任程汝怀兼,副指挥王啸风,参谋长陶季贤,下辖四个纵队,而每个纵队下辖三个支队(相当于三个步兵团),其中:十六纵队司令刘鸿逵,驻浠水蔡家河;十七纵队司令李倜生,驻蕲春刘公河;十八纵队司令王啸风,驻黄冈大崎山贾庙等地;十九纵队司令蒋少元,驻礼山县。至此,程汝怀所部已控制了鄂东八县的军政实权。
1940年5月率部参加宜(城)枣(阳)会战。1941年7月兼任湖北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与此同时,第五战区司令部拟改编鄂东游击队,下令用陈树芬取代程汝怀兼任总指挥。岂料程汝怀在湖北省主席陈诚支持下抗命,拟将游击改编为地方保安团。因军事属战区司令部;行政属省政府之故。军政双方争执不下,后经蒋介石同意,军委会主席何应钦制定了一个折中方案:游击队以一部改编为保安团,归鄂东行政专员管辖;其余归第五战区指挥。随后,第五战区将鄂东游击队改名为鄂东挺进军,由第7军副军长程树芬(军长张淦)任总指挥,副总指挥王啸风,参谋长杨矩,下辖七个支队,其中:十六纵队司令刘鸿逵,率三个支队;十八纵队司令王啸风兼,亦率三个支队及保八团;另有一独立支队,由张让先指挥,共8000余人。鄂东挺进军总指挥部原设三里畈,后迁移浠水洗马畈。至此,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这场军政纷争才告一段落。但鄂东游击队却已元气大伤,并导致了立煌、三里贩、僧塔寺等战略要地失守。抗战胜利后,鄂东挺进军番号撤消,人员集中于河南驻马店,归并廖耀湘兵团,官兵约有半数随廖部开往东北。这是后话。
1942年以程汝怀“在鄂东大肆搜刮,致使民不聊生”等罪名被免去本兼各职(湖北省政府委李石樵继任鄂东行署主任)去重庆。途中获悉长子程惠彬电告次子程雪魂(国民党中央军校十二期学生、团长)在滇缅战役中牺牲。1943年12月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46年7月退役,在武汉闲居。1949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1年在武汉被收审,同年在关押中病故。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1937年11月,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简称军委会)在武汉召开军事会议,时任军委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提出“应采取游击战与正规战相配合,加强敌后游击”的建议得到了蒋介石认可。12月,军委会在拟定的《第三期作战计划》中明确提出:“国军在战争中,应以持久抗战为目标,广泛发动游击战,以牵制、袭扰和破坏敌之后方,使游击战争与正面战场相呼应。”1939年6月在重庆最高幕僚会议第二次临时会议上,通过了陈诚提出的《建立全国游击区方案》,在全国划分了12块具有战略地位的游击区,其中在敌后的有鄂湘赣、苏浙皖、苏鲁豫、豫鄂皖、冀鲁豫、冀晋豫、冀察晋绥、冀察热边区八块游击区。具体到湖北,有国民政府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建立的大别山(廖磊第21集团军,后升级为第十战区)、大洪山根据地(川军王缵绪第29集团军)及第九战区(司令长官陈诚)建立的幕阜山根据地等,另有王劲哉第128师开辟的江汉平原抗日根据地(江防军游击区)。其中尤以程汝怀领导的鄂东游击队抗日功绩令人侧目。
程汝怀(1888--1951)湖北黄安(红安)人。字仲苏,号师辙。早年入湖北陆军小学堂,参加了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和汉阳保卫战。南北议和后,入武昌陆军第2预备学校第2期学习。1914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4期,编在步兵科第1连。毕业后任发到部队任排长。1919年考入陆军大学第6期。1922年12月毕业后,分发湖北陆军第4混成旅,任作战参谋。1924年参加苏浙之战,升任营长。1926年,鄂军扩充陆军暂编第2师(师长刘佐龙),任第2师第4旅第7团团长,驻防阳夏。北伐军兵临城下,第2师倒戈易帜。陆军暂编第2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15军(军长刘佐龙),任国民革命军第15军4师7旅旅长(少将)。1927年8月第15军撤销,所部改编为湖北省防军第1(师长程汝怀)、第2师。不久被编入国民革命军第19军,任第19军副军长(中将)。1928年10月,国民革命军进行整编,所部缩编为第4集团军暂编第16师,任副师长(师长胡宗铎)。1929年5月因反蒋失败被迫离职。1932年3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主席夏斗寅),11月任湖北省第4区行政督察专员兼黄安县县长。1936年4月任湖北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1937年7月兼任湖北省第2区保安司令。
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因亲临前线督导抗日至湖北麻城宋埠镇,召见了程汝怀,要程将前线退下来的散兵游勇和地方自卫武装组编起来抗战。程汝怀根据这一指示,成立了一个自卫团。
1939年春,驻湖北老河口的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得报五战区敌后鄂东存在一支抗日力量,决定在此基础上成立鄂东游击总指挥部。任命程汝怀为总指挥,第五战区第七军(军长张淦)一七二师师长程树芬、一七一师副师长覃寿桥为副总指挥,并将鄂东地区的各地武装分别编为第五战区之第十六、十七、十八、十九四个纵队,任命李九皋、王丹侯、王啸风、蒋章骥为纵队司令,此外,还有三个独立大队,计16943人。时驻在麻城与黄冈交界的夏家山之新四军第五独立游击大队张体学部(前身系中共黄冈中心县委在黄冈杜皮山区组建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亦归鄂东游击总指挥部指挥。
程汝怀驻守在黄冈东北大崎山麓黄土岭之五广祠(方姓祠堂,今属团风县)期间,领导鄂东军民抗击日军,最著名的就是黄冈马鞍山战斗。1939年5月12日驻鄂东日军高桥联队、森冈骑兵联队约2000人进犯黄冈大崎山扫荡,遭鄂东游击队和172师两个营伏击,至20日,击毙日军佐藤大队长以下官兵400名,活捉6人,缴获步枪300多支,大炮5门,机枪13挺。此战成为鄂东最大的迁灭战。
同年秋,程汝怀在黄土岭附近的苏家大湾主持开办了鄂东游击总指挥部抗日干部训练班.程汝怀兼任班主任。分军官、军士两个训练大队。每期3个月,共办了四期,培训基层干部四千多名。12月调任鄂东行署主任(驻黄冈黄土岭)。时鄂东游击总指挥由鄂东行署主任程汝怀兼,副指挥王啸风,参谋长陶季贤,下辖四个纵队,而每个纵队下辖三个支队(相当于三个步兵团),其中:十六纵队司令刘鸿逵,驻浠水蔡家河;十七纵队司令李倜生,驻蕲春刘公河;十八纵队司令王啸风,驻黄冈大崎山贾庙等地;十九纵队司令蒋少元,驻礼山县。至此,程汝怀所部已控制了鄂东八县的军政实权。
1940年5月率部参加宜(城)枣(阳)会战。1941年7月兼任湖北省第2区行政督察专员、保安司令。与此同时,第五战区司令部拟改编鄂东游击队,下令用陈树芬取代程汝怀兼任总指挥。岂料程汝怀在湖北省主席陈诚支持下抗命,拟将游击改编为地方保安团。因军事属战区司令部;行政属省政府之故。军政双方争执不下,后经蒋介石同意,军委会主席何应钦制定了一个折中方案:游击队以一部改编为保安团,归鄂东行政专员管辖;其余归第五战区指挥。随后,第五战区将鄂东游击队改名为鄂东挺进军,由第7军副军长程树芬(军长张淦)任总指挥,副总指挥王啸风,参谋长杨矩,下辖七个支队,其中:十六纵队司令刘鸿逵,率三个支队;十八纵队司令王啸风兼,亦率三个支队及保八团;另有一独立支队,由张让先指挥,共8000余人。鄂东挺进军总指挥部原设三里畈,后迁移浠水洗马畈。至此,这场持续半年之久的这场军政纷争才告一段落。但鄂东游击队却已元气大伤,并导致了立煌、三里贩、僧塔寺等战略要地失守。抗战胜利后,鄂东挺进军番号撤消,人员集中于河南驻马店,归并廖耀湘兵团,官兵约有半数随廖部开往东北。这是后话。
1942年以程汝怀“在鄂东大肆搜刮,致使民不聊生”等罪名被免去本兼各职(湖北省政府委李石樵继任鄂东行署主任)去重庆。途中获悉长子程惠彬电告次子程雪魂(国民党中央军校十二期学生、团长)在滇缅战役中牺牲。1943年12月任军事参议院中将参议。1946年7月退役,在武汉闲居。1949年加入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51年在武汉被收审,同年在关押中病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