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湖北省旅游委发布的30条乡村避暑度假旅游线路,其中一条即为谷城大薤山。
薤山位于湖北谷城县西南部,距县城35千米。因盛产中药薤白而得名。别名女儿山。面积44平方千米。呈东北-西南走向。属武当山东延部分,多由石灰岩、石英砂岩组成。一般海拔700米左右,主峰大薤山(即女儿峰)海拔1099.3米。薤山森林覆盖率达93.3%。常年平均气温为12℃
,夏季平均气温25℃
,清末时薤山即享有“中国南避暑山庄”的美誉(时英国、挪威、德国、美国、丹麦、葡萄牙、加拿大、荷兰等八国基督教传教士曾在此建避暑别墅)。奇峰异石甚多,有女儿峰、梳妆台、鸳鸯石、枫香树等景观。为国家AAA级景区、国家森林公园、湖北省旅游度假区。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的程思远题写了“薤山国家森林公园”园名。河南邓州至湖北保康的邓保高速(编号s73)经过山脚下。
一.薤山的得名
“薤”(xiè)是一个生僻字。学名薤白。据《辞海》载:植物名,又名“藠(jiào)头”。多年生宿根草本。鳞茎圆锥形。新鲜鳞茎可作蔬菜。中医学上用干燥鳞茎(称薤白头)入药。谷城当地人叫野韭菜,但不知所故读“害”。
(附:薤又叫钓子、火葱、菜芝、鸿荟。别名:薤白头、薤根、山蒜、苦蒜、小根蒜、野蒜、蕌头等。为一根(应为鳞茎)多茎,气如葱,根如小蒜,叶如韭。韭叶中实而扁,有剑背,薤叶中空,似细葱叶而有棱。二月开细花,呈紫白色。其味辛、苦,性温。分赤白两种。主治久疮、风疾等症。)
薤山因盛产中药“薤白”而得名。据《太平御览·卷九百七十七》引《荆州图传》:“筑阳县(秦置。今湖北谷城县)有薤山,山多野薤,因以为名。”可知,此山最迟汉时已称薤山。至于传明代医圣李时珍“常于此采挖薤白入药而得名”是为讹传。
至于何时称女儿山,或许与九天玄女庙(今称薤山庙)有关。
据清光绪年间《谷城县志》记载,薤山原叫女儿山,后来才叫薤山。这从清贡生陈常的《薤山记》记载:“稽之《旧志》,即古女儿山也。耸秀直插云霄,峰峦环峙,林壑郁森,四时佳致,苍翠可挹。”可知。
九天玄女又称玄女,俗称九天娘娘、九天玄女娘娘、九天玄母天尊。原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的传授过兵法的女神,后经道教奉为女仙与术数神。北宋张君房《云笈七籖》卷一一四有《九天玄女传》。
九天玄女庙在薤山著名景点梳妆台旁。清同治年间《谷城县志·卷八·释老》载有“薤山有九天玄女梳妆台”。同书《谷城县志·卷一·古迹》又载:“梳妆台在薤山下,未详命名所自,俗传为在九天玄女庙旁,故名。”而九天玄女庙前身为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圣母观。这从明万历《襄阳府志·卷二十二·寺观》:“圣母观在县南八十里薤山上,宋大中年建”。清光绪《襄阳府志卷第二·山川》记载的更为详尽:“(薤)山上有圣母观,宋大中祥符间建,元至正中重修。”及至元代重修,改称龙圣宫、圣女庵,一直供奉着九天玄女神祇。
梳妆台由两尊巨石相依而成,呈不规则长方体,高约二十米,宽十余米,厚三米许,传说为九天玄女梳妆处。
二.西洋别墅群
薤山风景秀丽,层峦叠嶂,素有“薤山叠翠”之称(薤山叠翠为谷城古八景之一)。这里常年平均气温为12℃ ,夏季平均气温25℃
,气候非常宜人。从1903年至1910年,有英、美、意大利、挪威、加拿大、丹麦、荷兰、葡萄牙八国在华传教士,在大薤山建起了西洋别墅52栋737间。故有“中国南避暑山庄”之称。1914据《谷城县志》记载,早在1857年,一位到过薤山的意大利旅行家在向世界推荐旅游胜地时称“薤山是和承德南北并辉的一颗明珠,是中国的南避暑山庄”。1914年夏的“中华基督教鄂路德会”集会,一次就有120多个外国人在此聚集。
据史料记载,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后,大量外国传教士进入中国进行传教活动。
1902年冬,基督教石花教堂赛牧师(挪威人)与石花巡检司王子丹商议,由王子丹出面购买当地人郑少堂在薤山北坡至罗柳泉一带平坦地,于1903年春开工兴建。由英国“中华基督教鄂路德会”和“内地会”兴建,英国、挪威、加拿大、德国、美国、丹麦、荷兰和葡萄牙等八国在华的部分教会共同投资,由在河南、陕西、湖北传教的赛、潘、甘、沙、劳、游等牧师监工建造,历时四年,共建有别墅33套、70多幢,计平房326间,方圆占地40万平方米。
别墅的建筑风格具有欧洲的民族特色,分布于薤山三条山脊环抱的腹部(喻为凤凰窝)。建筑大都为庭院式的布局,有正房、厢房,正房为主人居住,厢房为仆人居住,两者相距十余步。每幢别墅房头对山头,房门面向西北方向,大部分以陡崖为院墙。别墅之间相隔百余步,互为呼应。小路交错相通,便于往来,又自成一体。建筑多为独体单层,一厅二室或三四五室不等,风格上中西合璧,木檐坡顶,拱形门,回廊开阔,室内是墙地一体的青灰色方砖,结实朴拙,壁炉、抽风道、储物地窖一应俱全。房屋周围十余米皆是平坦的开阔地,建有石桌圆凳,以供纳凉。可独享一份舒畅与安逸。
除别墅外,还在海拔800米的凤凰山“山脊”上建有网球场一处,周围设置石桌28张,每张石桌配有4个石凳。在山北侧建有男浴池一处,占地50平方米。东侧建有女浴池一处,占地20平方米。在薤山东南方,牛角山旁建有小姐堂,是供洋小姐们居住游玩的场所。
另建有礼拜堂(每周礼拜天进行祈祷)和医院。西方人习惯于喝牛奶,于是在薤山喂养了奶牛羊。为解决奶牛羊的饲料问题,他们从异地引来了雀稗草(即大蔸草)和苜蓿草,如今薤山已遍地生长。
据《谷城县志》记载:1903年至1907年,英国、挪威、德国、美国、丹麦、葡萄牙、加拿大、荷兰等八国传教士,先后在薤山建中西合璧的别墅52栋,占地40多万平方米。还建有男女游泳池、网球场等娱乐设施,象这样把中国的青砖灰瓦石灰浆、横脊飞檐斜坡面和西方的拱形门窗大回廊、壁炉烟囱空心墙融为一体的建筑风格在湖北省乃至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这里的避暑时间是每年的四月至九月,直到1949年。有一首诗是这样描述大薤山别墅群的:“青砖灰瓦石灰浆,拱形门窗大回廊。横脊飞檐斜坡面,壁炉烟囱空心墙。基高三尺四边空,冬天暖和夏天凉。薤山别墅知多少,一棵柏树一栋房。”
薤山现存别墅16栋,福音堂及天主教堂和基督教堂各1座。仅有3幢按原有风貌修缮。著名的名人别墅有原加拿大外交官朗宁别墅及原中华民国代总统李宗仁别墅。
1.李宗仁别墅
原是英国传教士兴建,1904年完工。1942年夏,时任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携妻子郭德洁、秘书程思远在这里住了2个多月,李宗仁别墅由此而得名。
2.切斯特·朗宁别墅
据说别墅是其父母亲哈尔沃和丹纳·穰林于1903年兴建的。1891年,朗宁的父亲哈尔沃及其胞妹等一批牧师,经武汉溯汉水而上,来到襄阳,开办设了鸿恩医院和鸿文书院。1894年朗宁出生于襄阳,幼年时被父母带到薤山避暑。1908年,朗宁父子回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定居。1922年,朗宁在加拿大和美国读完大学后,回襄阳。任樊城师范学校的教师兼校长,期间曾多次到过薤山。1946年被加拿大政府派驻中华民国大使。曾携夫人及其女儿从石花步行到薤山避暑。
3.奥黛莉别墅
此栋别墅是传教士避暑期间做礼拜的地方。1926年6月,朗宁夫妇在薤山避暑,其女儿奥黛莉降生,在这栋别墅里牧师为她做了洗礼。1946年5月,年满20岁的奥黛莉随父母从石花步行上薤山,在这栋别墅居住一个多月。
4.红军司令部
1901年,英国路德会传教士罗赛琳来到中国,于1904年春建别墅。还与人合资兴建网球场。1931年5月,时任红三军军长贺龙率部来到薤山,在这栋别墅里设司令部。贺龙在这栋别墅里居住一个多月。9月,谷城县委和红二十五师召开联席会议,决定成立谷城县苏维埃政府。10月初,县苏维埃政府在别墅内正式成立,这是谷城最早的红色政权组织。
5.沙麻·泰西别墅
沙麻·泰西是最早来中国传教的挪威人,1903年,他在薤山兴建了别墅,每年夏天在这里避暑度假,1924年回国。
6.挪威别墅
挪威商人阿尔伯特·笛福于1903年来河南郑州办生铁厂,后又在河南南阳办分厂。1904年他邀请了另外两个挪威商人一起,到薤山兴建了此栋别墅,直到1908年离开回国。
7.波恩别墅
该别墅是两个德国商人兴建的,建于1906年。
8.丹尼别墅
为英国传教士丹尼·贝尔德于1904年兴建,主要功能是用于传教士避暑期间的聚会,别墅旁边建有储藏蔬菜的地窖。
9.布朗别墅
英国商人亨利·布朗1897年来到湖北武汉作经商,1901年居住在襄阳的英租界。1903年来到薤山兴建了此栋别墅,直到1927年离开。
10.怀特别墅
英国人约翰·怀特于1896年以外交人员的身份来到武汉,1901年约翰·怀特被派往襄阳负责,1903年来到薤山兴建了此栋别墅。怀特在此栋别墅避暑10多个夏季。
11.贝雅别墅
为居住在河南南阳的葡萄牙传教士阿尔丰沙·贝雅于1906年兴建的,据说贝雅一家只在这里住了四个夏季。
12.丹麦别墅
为居住在河南南阳的丹麦传教士亨利·哈柏于1903年经挪威商人引荐来薤山兴建的,直到1924年。
13.查利·李斯特别墅
意大利商人查利·里斯特于1897年来到中国武汉创办棉纱厂,后又扩展到襄阳,他于1903年来到薤山兴建了此栋别墅,面积120平方米。期间将本国一种叫雀麦的植物引种到薤山,秸秆喂养奶牛,籽炒熟后用开水泡加上白糖作咖啡饮用。雀麦成了这里的独有植物,现在已遍布薤山。查利·里斯特于1943年离开中国。
14.博登别墅
挪威商人克里斯琴·博登于1902年来到河南省南阳做洋货推销商,1904年来到薤山建造了此栋别墅,直到1915年。
薤山革命旧址群落
位于县城西南26公里处的薤山林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共谷城县委、谷城县苏维埃政府、红军游击队司令部三大旧址组成,是谷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谷城县委旧址
1930年6月谷城县委为加强对薤山红军游击队的领导,筹建红色苏维埃政权,将机关迁入薤山避暑别墅群内。该旧址现有房屋一幢6间。为1903年由挪威传教士汉斯兴建。
谷城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1931年10月5日,谷城县苏维埃政府正式成立,机关驻地设在薤山避署别墅群内,下辖28个苏维埃政府,苏区面积达到1500平方公里,人口约20万。该旧址现有房屋1幢4间。为美籍传教士凯瑟琳所建。
中国工农红军薤山游击大队旧址
1931年8月,在红三军的帮助下,将薤山红军游击队整编为薤山游击司令部,司令部设在薤山避暑别墅群内。同年9月薤山游击司令部整编为薤山游击大队,并正式树起“中国工农红军”大旗,指挥部仍设在此处。该旧址现有房屋1幢4间。
三.摩崖石刻
石刻位于大薤山景点“梳妆台”面南石壁之上,是以一幅圆首方趺石碣图像的形式镌刻。通高1.7米,碑身高1.2米、宽0.7米,碑趺宽0.85米,碑趺底部距地2.7米。碑身由双线雕刻,刻额为半圆,刻身呈长方形,碑额的半圆及长方碑身以双线分割,碑趺为单线勾勒。碑身与莲台碑趺浑然一体,碑额自右至左阴刻“大元国”三字,正文亦由右向左纵书九列,除最后一列仅5字外每列11至14字,共107字。因年代久远,风侵雨蚀,但石刻之字,仍依稀可辨。
大元国
京西襄阳路谷城县广□(智)乡大薤山龙圣宫开山住持焚修(督)提举张□(明)贵□记于延祜(误,应为祐)三年,岁到□路□□□□回禄正殿雨一力□成大□□石殿一力完就壮观吕山来违不朽十方众信等本山徒弟李仁湔开记方园山田于旌至元六年五月日癸□□禔
□□景山守
其大致意思是,地处襄阳谷城县广智乡大薤山,有座龙圣宫。系开山主持张明贵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创建了此宫,寺庙异常繁华,有众多信众。
摩崖石刻镌刻于元惠宗至元六年(1340年)。碑刻为“龙圣宫开山住持焚修提举张明贵”的牌记。
知识链接
附:30条乡村避暑度假游线路
武汉黄陂长轩岭街
武汉黄陂刘家山村
孝感双峰山
咸宁通城黄龙山
咸宁通山九宫山
黄冈罗田天堂寨
黄冈麻城龟峰山
黄冈罗田胜利镇
黄冈英山县
黄石阳新仙岛湖
荆门钟祥大口国家森林公园
荆门京山六房村
荆州松滋洈水镇
随州随县长岗镇
襄阳谷城大薤山
襄阳保康尧治河村
十堰武当山
十堰竹溪龙王垭村
十堰竹山县
宜昌长阳龙舟坪镇
宜昌五峰柴埠溪村
宜昌兴山高岚村
宜昌百里荒
宜昌远安县
恩施咸丰坪坝营村
恩施利川市
恩施建始县
恩施巴东县
神农架坪阡古镇
神农架木鱼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