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彭鲁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房县:传为南明王朝的“首都”

$
0
0
 据说偏在鄂西北一隅的房县小城,曾做过南明王朝“首都”。
  所谓“南明王朝”是指1644年(崇祯十七年),大顺军李自成攻占北京城,崇祯帝朱由检在煤山自缢身亡。清军随之入主中原,为抵抗清兵,明朝宗室后裔先后在南方建立一系列政权,仍沿用“大明”国号。其包括弘光政权、鲁王监国、隆武政权、绍武政权、永历政权等(1644—1662)及明郑时期(1644—1683年。1683年延平郡王郑克塽降清,清军占台湾,宁靖王朱术桂自杀殉国)两说。不过,按顾诚编撰的《南明史》却以康熙三年(1664年)“夔东十三家”军被清军消灭为下限。
  “夔东十三家”(或称川东十三家)是指清顺治七年(明永历四年即1650年)冬,大顺军旧部由李来亨及党守素率领,从广西辗转至川、鄂边境夔州东部,与先期进驻该处的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塔天宝、马腾云等大顺军余部会合,逐步联合南明王光兴、贺珍、杨启明及地方反清武装首领谭文、谭诣、谭宏等共13部,奉南明永历年号共同抗清,谓“十三家军”。推举刘体纯、王光兴主持军务,划分防区,分据川东、鄂西诸山中。其中刘体纯、袁宗第等部驻于湖北巴东及四川夔州地区(今重庆奉节),称西线;郝摇旗等部驻于湖北房县为中心的地区,称北线;李来亨等部驻于湖北兴山茅麓山区,称东线。“十三家”最盛时众至20余万,活动范围以湖北兴山县茅麓山为中心,地跨湖北、四川、陕西20余县。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永历帝被俘。次年6月,在昆明被吴三桂绞死。时除经营台湾的郑氏(奉宁靖王朱术桂监国)和张煌言(奉鲁王朱以海监国)部少数兵力驻于浙江沿海岛屿以外,继续坚持武装抗清的只剩下了四川东部和湖北西部以大顺军余部为主的“夔东十三家”。
  康熙元年(1662年)九月,清朝廷集中兵力,分三路围攻夔东十三家。其中东南路由湖广提督董学礼率郧阳总兵穆生辉、襄阳总兵于大海等统兵3万;西北路由陕西提督王一正统兵3万;西路由四川总督李国英统领。次年(1663年)正月,李国英率军攻打驻夔东的袁宗第部,袁宗第寡不敌众,伤亡2000余人,率余部转入鄂西同郝摇旗部会合。与此同时,董学礼部攻占长江通道香溪口(今湖北秭归),王一正率军进攻郝摇旗部,占领竹山、竹溪。二月,郝摇旗部在房县赤土坡、邓川峪两次作战失利,被迫于六月间放弃经营12年的房县基地,转入川、鄂交界处吴家垣子同驻湖北巴东刘体纯部会合。七月,刘体纯、郝摇旗与驻兴山的李来亨三部合力大败进至兴山县的董学礼,迫其率残部逃回夷陵(今湖北宜昌),并乘胜联舟西上,反击李国英部。八月,李来亨等进攻巫山城,惜数日未下。九月,与出城的李国英部决战失利,伤亡将士7000余,被迫撤退。是年秋,清廷又增派满洲八旗兵参战,命西安将军傅喀禅统驻防兵由陕入川;以穆里玛为靖西将军、图海为定西将军统京师劲旅万人往湖广。十月,刘体纯在湖北巴东县陈家坡连遭失败后自缢。接着,郝摇旗、袁宗第及明东安王朱盛蒗在黄草坪作战中被俘杀。是年冬,王光兴、马腾云、党守素、塔天宝相继降清。原夔东十三家仅剩下的李来亨部(永历朝廷封李来亨为临国公)被20万清军重围于兴山茅麓山,同外界联系隔绝,相持数月,后因粮草不济,于三年(1664年)夏两次突围未成。八月初,李来亨拒降,合家自焚,所部大多战死。
  值得一提的是,“夔东十三家”郝摇旗等部驻军湖北房县时,据说曾奉“韩王”朱璟溧为帝,改年号为“定武”。
  据清查继佐著《罪惟录》记载:韩王本鉝(应为朱璟溧)系太祖十九子宪王松之后,世封平凉。崇祯十六年,李贼自成陷陕,王被执,间脱。适献(误,应为李自成)贼陷楚,其部将郝永忠者枭悍,军中望永忠摇旗辄奋,遂以郝摇旗著名,敌遇之震。及献贼死,摇旗内款,独奉韩王为主。自闽事坏(指隆武帝遇难),韩便称尊,改元定武。尝移书桂主(指永历帝),叙长幼,不称臣。……癸卯(1663,康熙二年)定武十七年,来亨被困,弃七连,保谭家寨。永忠与二虎(及刘体纯)合力,从来亨北御,大战四昼夜,北协湖广之师大挫。已而,巫山不能守,先败。房山旋败,韩主不终。(《罪惟录》附纪卷二十二《韩王附纪》,见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第435页。同书卷十九《鲁王监国附纪》也两处提到“定武”建号称尊,“以延明运”,见第416—417页。)
  朱璟溧系明太祖之子韩宪王朱松的九世孙。清顺治五年(1648年),山西蒲州到陕西韩城一带反清运动时,朱璟溧被虞胤、韩昭宣、李企晟等推举为“韩王”,后兵败,朱璟溧潜逃到至湖广房县山区的郝永忠(郝摇旗)控制区,时间应不迟于1651年(清顺治八年)。时永历朝廷出于战略考量承认其韩王封号(有可能不是韩藩世袭近支),并代表永历朝廷联络北方的复明势力。据清档案内有一件报告“逆王”朱存梧(存字辈为明太祖朱元璋次子秦王朱樉后第十一世)被清政府捕获后供述他在顺治八年(1651年)到过郝摇旗部据守的湖北房县山中,“住半年,与韩伪王相处,他是一字王(亲王)”。另一件清方档案为湖广总督祖泽远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的奏疏“为飞报密擒渠逆叛党”云:“(李企晟)先在韩城一带与虞胤同韩昭宣结草作乱,私立伪韩王,行伪永历事。企晟自加伪总督职衔,于顺治十二年(1655年)十一月内自华山出营……郝永忠将企晟接入营盘安住……至十三年二月十一日引企晟出山”,欲往晋陕一带为“南明”招兵买马,旋被清军俘获。李企晟在供词中说,他“于十二年间自华山来到邓州浙川县,至十一月十五日到均州黄家湾过河,十六日进山,十一月二十四日到房县郝永忠贼营住两月半,见韩王并郝永忠商议联络内外兵马,会同兴山、巴东各家头目,随领出敕印关防共二十四颗并龙告示书札,仍往山西一带散给众党陕西虞胤、太行山牛光天、五台山高鼎等”。此时郝摇旗营中除韩王朱璟溧外,还有(楚藩宗室)东安王朱盛蒗和通山王朱蕴釨。及至康熙二年(1663年),郝摇旗部在房县作战失利,被迫放弃经营12年的房县基地,转入川、鄂交界处同刘体纯部会合。同年湖北巴东黄草坪一役,郝摇旗、袁宗第及东安王朱盛蒗等人一道被俘杀,却未提及韩王朱璟溧,大约是已死(或者是再次逃往也不得而知)。
知识链接
  史家以安宗朱由崧、潞闵王朱常淓、绍宗朱聿键、鲁王朱以海、靖江王朱亨嘉、唐王朱聿鐭、昭宗朱由榔、韩王朱璟溧、淮王朱常清等在南方成立之诸政权为南明。自安宗朱由崧至韩王朱璟溧,历八主,凡二十一年(1644-1664年)。
附:韩王世系
   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元璋第二十二子朱楹封安王,永乐六年(1408年)就藩甘肃平凉,永乐十五年(1417年)薨,谥号惠,因其无子,安封国除。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原封于辽宁开原的韩王松(第二十子)改封甘肃平凉,共传十四代,历218年(1424--1644)。
   韩宪王(朱松)---韩恭王(朱冲火+或)---韩怀王(朱范圯)
                                        韩靖王(朱范土+仰)---韩惠王(朱徵钋)----
---韩世子(朱偕汸)
     韩悼王(朱偕氵+充)
     韩康王(朱偕灊)---韩昭王(朱旭櫏)---韩定王(朱融燧)---韩安王(朱谟土+典 追封)---韩端王(朱朗锜)---韩简王(朱璟浤 追封)---韩庄王(朱逵杞 追封)---韩王(朱亶塉)---韩王(朱韶)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809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