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国民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1924.1.20.-30日 广州)
中央执行委员
居正(1876-1951)湖北广济(今武穴)人,时任中央常委,内务部总长。
石瑛(1878-1943)湖北阳新人。时任广州市政府工程师。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张知本(1881-1976)湖北江陵人。时任大元帅府大本营参议。
2.中国国民党第二届全国代表大会(1926.1.4-19日 广州)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詹大悲(1887-1927)湖北蕲春人。时任湖北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
伪第二届中央执行监察委员名单(西山会议派
1926年3月29日 北京)
居
正(1876-1951)湖北广济(今武穴)人。
石 瑛(1878-1943)湖北阳新人。
张知本(1881-1976)湖北江陵人。
3.中国国民党第三届全国代表大会(1929.3.15-28日 南京)
中央执行委员
何成浚(1882-1961)湖北随县人,时任讨逆军第九路军军长。
方觉慧(1886-1958)湖北蕲春人,时任立法院立法委员兼军委会政治训练部副主任。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刘文岛(1893-1967)湖北广济人,时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兼汉口市市长。
4.中国国民党第四届全国代表大会
蒋派(1931.11.12-23日南京)粤派(1931.11.18-12.5日广州)汪派(1931.12.3 上海)
1931年12月22日至29日,南京、广州、上海三方国民党中执、中监委员,在南京联合召开四届一中全会,宣告国民党统一。
中央执行委员
何成浚(1882-1961)湖北随县人,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武汉行营主任兼第五路军总指挥。
方觉慧(1886-1958)湖北蕲春人,时任四川区视察委员。
居
正(1876-1951)湖北广济人,时任司法院副院长。
石
瑛(1878-1943)湖北阳新人,时任浙江省政府委员。
夏斗寅(1885-1951)湖北麻城人,时任武汉警备司令兼讨逆军第二十一路总指挥。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张知本(1881-1976)湖北江陵人,时寓居上海。
刘文岛(1893-1967)湖北广济(今武穴)人,时任驻德国全权公使。
中央监察委员
蒋作宾(1884-1942)湖北应城人,时任驻日本全权大使。
5.中国国民党第五届全国代表大会(1935.11.12-22日 南京)
中央执行委员
居
正(1876-1951)湖北广济(今武穴)人,时任司法行政部部长。
何成浚(1882-1961)湖北随县人,时任保定行营主任。
石
瑛(1878-1943)湖北阳新人,时任考试院铨叙部部长。
方觉慧(1886-1958)湖北蕲春人,时任华北党务办事处委员兼秘书。
徐源泉(1886-1960)湖北黄冈(今新洲)人,时任讨逆军第十六路军总指挥兼鄂湘边区剿匪总司令。
吴醒亚(1892-1936)湖北黄梅人,时任上海特别市党部常委兼上海市社会局局长。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张知本(1881-1976)湖北江陵人,时任北平朝阳大学校长。
中央监察委员
蒋作宾(1884-1942)湖北应城人,时任内政部部长。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王世杰(1890-1981)湖北崇阳人,时任教育部部长。
刘文岛(1893-1967)湖北广济(今武穴)人,时任驻意大利公使。
闻亦有(1899-1966)湖北浠水人,时任中央政治大学教授和主计处会计局长。
郭泰祺(1888-1952)湖北广济人,时任驻英国特命全权大使。
上述为代表直接选出,下面2人通过主席团拟定,由大会通过中央执行委员。
夏斗寅(1885-1951)湖北麻城人,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第十三军军长。
沈鸿烈(1882-1969)湖北天门人,时任青岛市市长。
6.中国国民党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1945.5.5)
中央执行委员
居
正(1876-1951)湖北广济人,时任国民政府委员。
何成浚(1882-1961)湖北随县人,时任湖北省政府主席兼省保安司令部上将司令。
方觉慧(1886-1958)湖北蕲春人,时任广东省党部主任委员。
徐源泉(1886-1960)湖北黄冈人,时任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
沈鸿烈(1882-1969)湖北天门人,时任中央党政工作考核委员会秘书长。
夏斗寅(1885-1951)湖北麻城人,时任武汉行营总参议。
朱怀冰(1892-1968)湖北黄冈(今新洲)人,时任训练委员会中将副主任兼军法执行总监副监。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胡秋原(1910-
)湖北黄陂人,时任上海《东南日报》总主笔。
吴国桢(1903-1984)湖北建始人,时任中央宣传部部长。
罗贡华(1894-
)湖北荆门人,时任湖北省民政厅厅长。
杜镇远(1890-1961)湖北秭归人,时任粤汉铁路管理局局长。
彭
善(1901-
)湖北黄陂人,时任第十集团军中将副总司令兼武汉警备司令部副总司令。
中央监察委员
王世杰(1890-1981)湖北崇阳人,时任军事委员会参事室主任。
闻亦有(1899-1966)湖北浠水人,时任中央政治大学教授 主计处会计局长。
张知本(1881-1976)湖北江陵人,时任行政法院院长。
刘文岛(1893-1967)湖北广济人,时任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宣慰使。
万耀煌(1891-1977)湖北黄冈(今新洲)人,时任陆军大学和中央军校上将教育长。
袁
雍(1905-
)湖北黄石人,时任汉口市党部主任委员。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熊
斌(1894-1964)湖北黄安人,时任华北宣抚使。
黄建中(1889-1958)湖北随县人,时任中央干部教育研究部教授兼教育组主任。
张笃伦(1892-1958)湖北安陆人,时任西昌行辕主任。
附:中国国民党前身机构和组成人员
1.中国同盟会
1905年7月30日,孙中山约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团体领袖黄兴、宋教仁、张继、陈天华、田桐、邓家彦、冯自由、马君武、胡毅生、朱执信、汪精卫、古应芬、居正等70余人,在日本东京召开筹备会议。8月20日,中国同盟会举行成立大会。
湖北有:田桐(蕲春)、曹亚伯(阳新)
2.国民党
1912年8月5日至11日,同盟会推举宋教仁、仇亮、刘彦、汤漪、张耀曾、李肇甫,统一共和党推举马麟翼、彭允彝、王树声、张寿森、谷钟秀、殷汝骊,国民共进会推举王宠惠、徐谦、陆定、沈其昌、王善荃、蒋邦彦、马振宪、姚憾,共和实进会推举虞熙等为代表,商量合并事宜。8月25日,五团体正式改组为国民党,在北京召开成立大会。
湖北有:田桐(蕲春)、魏宸组(武昌)
3.中华革命党
1914年6月23日,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华革命党成立大会,该党实则由国民党改造而成.
湖北有:居正(武穴)
4.中国国民党
1919年10月10日,孙中山正式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
湖北有:居正(武穴)、田桐(蕲春)
知识链接
第一届
1924年1月20日至30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总数应为198人,实际与会代表165人。
中央执行委员(共24人):
胡汉民、汪精卫、张静江、廖仲恺、李烈钧、居正、戴季陶、林森、柏文蔚、丁惟汾、石瑛、邹鲁、谭延闿、
覃振、谭平山、石青阳、熊克武、李大钊、恩克巴图、王法勤、于右任、杨希闵、叶楚伧、于树德
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17人):
邵元冲、邓家彦、沈定一、茅祖权、韩麟符、李宗黄、白云梯、张知本、彭素民、毛泽东、张国焘、傅汝霖、
于方舟、张苇村、瞿秋白、张秋白
中央监察委员(共5人):
邓泽如、吴稚晖、李石曾、张继、谢持
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共5人):
蔡元培、许崇智、刘震寰、樊钟秀、杨庶堪
1月31日,孙中山主持第一次会议,选出中央领导机构。
总理 孙 文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 廖仲恺、戴季陶、谭平山(共产党员)
组织部部长 谭平山;秘书 杨匏安(共产党员)
宣传部部长 戴季陶(汪兆铭继任);秘书 刘芦隐
青年部部长 邹 鲁;秘书 孙甄陶
工人部部长 廖仲恺;秘书 冯菊坡(共产党员)
农民部部长 林伯渠(共产党员)(黄居素、廖仲恺继任);秘书彭湃(共产党员)
妇女部部长 曾 醒(何香凝继任);秘书 唐允恭
军事部部长 许崇智
海外部部长 林 森
第二届
1926年1月1日至26日,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代表总数为256人。
中央执行委员(共36人):
汪精卫、谭延闿、胡汉民、蒋介石、谭平山、丁惟汾、戴季陶、李济深、林伯渠、李大钊、宋庆龄、陈公博、
恩克巴图、于右任、程潜、朱培德、徐谦、顾孟余、经亨颐、宋子文、柏文蔚、何香凝、伍朝枢、于树德、
甘乃光、吴玉章、陈友仁、李烈钧、王法勤、杨匏安、恽代英、彭泽民、朱季恂、刘守中、萧佛成、孙科
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24人):
白云梯、毛泽东、许苏魂、王乐平、陈嘉佑、陈其瑗、周启刚、夏曦、邓演达、韩麟符、路友于、黄实、
董用威、屈武、邓颖超、朱霁青、丁超五、何应钦、陈树人、褚民谊、缪斌、吴铁城、詹大悲、陈肇英
中央监察委员(共12人):
吴稚晖、张静江、蔡元培、古应芬、王宠惠、李石曾、柳亚子、邵力子、高语罕、陈果夫、陈璧君、邓泽如
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共8人):
黄绍竑、李福林、李宗仁、江浩、郭春涛、潘云超、邓懋修、谢晋
1926年1月22日至25日,召开二届一中全会,选出新的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汪精卫、谭延闿、胡汉民、蒋介石、林伯渠、谭平山、杨匏安、陈公博、甘乃光
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 张静江、高语罕、邓泽如、古应芬、陈璧君
秘书处秘书谭平山(共产党员)、林伯渠(共产党员)、杨匏安(共产党员);书记刘芬(共产党员)
组织部部长 谭平山(兼)(共产党员);秘书 杨匏安(共产党员)
宣传部部长 汪精卫(毛泽东代理;共产党员);秘书 沈雁冰(共产党员)
青年部部长 甘乃光;秘书 黄日葵(共产党员)
工人部部长 胡汉民;秘书 冯菊坡(共产党员)
农民部部长林伯渠(兼)(共产党员);秘书彭湃(共产党员)、罗绮园(共产党员)
外事部部长 彭泽民(共产党员);秘书 许苏魂(共产党员)
商业部部长 宋子文;秘书 黄乐裕(共产党员)
妇女部部长 何香凝;秘书 邓颖超(共产党员)
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汪精卫、谭延闿、胡汉民、蒋介石、伍朝枢、孙科、谭平山、朱培德、宋子文
中央政治委员会候补委员 陈公博、甘乃光、林伯渠、邵力子
中央政治委员会北京分会委员李大钊、徐谦、于右任、丁惟汾、于树德、王法勤、顾孟余、陈友仁、刘守中、吴稚晖、李石曾
中国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会议(1927年9月19日)
(1927年四一二、七一五事变后,国民党出现分裂局面,汪精卫等成立了中央特别委员会。这是特别委员会第三次大会决议)
中央特别委员会常务委员 汪精卫、蔡元培、谢持;秘书长 叶楚伧
组织部委员汪精卫、陈树人、茅祖权、谢持、王昆仑、吴稚晖、景定成、潘云超
宣传部委员戴季陶、顾孟余、胡汉民、王恒、李石曾、潘宜之、张知本、覃振
工人部委员 陈公博、麦焕章、居正、陈箇民
农民部委员 萧同兹、甘乃光、易培基、陈果夫、沈定一
商民部委员 禇民谊、吴铁城、孙科、林焕庭、宋子文
青年部委员 傅汝霖、缪斌、邹鲁、丁惟汾
妇女部委员 何香凝、陈璧君、王文湘、俞庆棠、陈锦祥、吴章琪
海外部委员 邓泽如、林森、萧佛成、周启刚
第三届
1929年3月15日至28日,国民党蒋派在南京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共247人。
中央执行委员(36人)
蒋介石、谭延闿、戴季陶、何应钦、胡汉民、孙科、阎锡山、陈果夫、陈铭枢、叶楚伧、朱培德、冯玉祥、
吴铁城、于右任、宋庆龄、宋子文、汪精卫、伍朝枢、何成濬、李文范、王柏龄、邵元冲、朱家骅、张群、
刘峙、杨树庄、方振武、赵戴文、周启刚、陈立夫、刘纪文、陈肇英、刘芦隐、丁惟汾、曾养甫、方觉慧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24人)
王伯群、丁超五、王正廷、陈耀垣、张贞、赵丕廉、孔祥熙、刘文岛、鲁涤平、张道藩、缪斌、经亨颐、
余井塘、薛笃弼、桂崇基、焦易堂、马超俊、黄实、陈策、鹿钟麟、陈济棠、程天放、苗培成、克兴额
中央监察委员(12人)
吴稚晖、张静江、古应芬、林森、蔡元培、王宠惠、李石曾、邵力子、邓泽如、萧佛成、张继、恩克巴图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8人)
禇民谊、陈布雷、商震、陈嘉佑、李烈钧、林云陔、刘守中、邓青阳
1929年3月28至4月8日,召开三届一中全会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委蒋介石、胡汉民、谭延闿、孙科、戴季陶、于右任、丁惟汾、陈果夫、叶楚伧
秘书长 陈立夫
组织部长 蒋介石;副部长 陈果夫
宣传部长 叶楚伧;副部长 刘芦隐
训练部长 戴季陶;副部长 何应钦
修改党部组织条例委员会委员戴季陶、陈果夫、叶楚伧、周启刚、张道藩
整理三大决议案专门委员会委员王宠惠、桂崇基、何应钦、叶楚伧、邵元冲、刘芦隐、程天放
第四届
1.南京
1931年11月12日至23日,国民党蒋派在南京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正式代表共381人。
中央执行委员(36人)
蒋介石、谭延闿、戴季陶、何应钦、胡汉民、孙科、阎锡山、陈果夫、陈铭枢、叶楚伧、朱培德、冯玉祥、
吴铁城、于右任、宋庆龄、宋子文、汪精卫、伍朝枢、何成濬、李文范、王柏龄、邵元冲、朱家骅、张群、
刘峙、杨树庄、方振武、赵戴文、周启刚、陈立夫、刘纪文、陈肇英、刘芦隐、丁惟汾、曾养甫、方觉慧、
(此届补选)周佛海、顾祝同、夏斗寅、贺耀祖、杨杰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24人)
王伯群、丁超五、王正廷、陈耀垣、张贞、赵丕廉、孔祥熙、刘文岛、鲁涤平、张道藩、缪斌、经亨颐、
余井塘、薛笃弼、桂崇基、焦易堂、马超俊、黄实、陈策、鹿钟麟、陈济棠、程天放、苗培成、克兴额、
(此届补选)萧吉珊、朱绍良、龙云、谢作民、马福祥、钱大钧、段锡朋、郑占南、黄慕松、张厉生、
罗家伦、戴愧生、李敬斋
中央监察委员(12人)
吴稚晖、张静江、古应芬、林森、蔡元培、王宠惠、李石曾、邵力子、邓泽如、萧佛成、张继、恩克巴图、(此届补选)张学良、杨虎、蒋作宾、洪陆东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8人)
禇民谊、陈布雷、商震、陈嘉佑、李烈钧、林云陔、刘守中、邓青阳、(此届补选)黄吉宸、方声涛
2.广州
1931年11月18日至12月5日,国民党其他派系在广州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临时中央执行常务委员胡汉民、孙科、陈友仁、居正、经亨颐、白崇禧、伍朝枢
中央执行委员
白崇禧、李扬敬、余汉谋、林翼中、张惠长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区芳浦、黄旭初、程天放、詹菊似、黄季陆、梁寒操、关素人、李任仁、曾仲鸣、崔广秀、黄复生、张定璠
中央监察委员
香翰屏、唐绍仪、张发奎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缪培南、陈中孚、李绮庵、林直勉
4.上海
1931年11月18日至12月5日,国民党其他派系在广州召开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后,163人到上海,在汪精卫主持下于12月3日另开“四大”。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
王琪、何世祯、范予遂、陈孚木、曾扩情、王懋功、唐生智、陈庆云、谷正纲、唐有壬、杨爱源、王陆一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
邓飞黄、孙境亚、黄少谷、萧忠贞、纪亮、李次温
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和行政院长职,宣布下野。12月22至29日,南京、广州、上海三方国民党中执、中监委员共109人,在南京联合召开四届一中全会,宣布党的统一。会议对宁、粤、沪三方大会选出的委员一概承认。
中央常务委员会委员胡汉民、汪精卫、蒋介石、叶楚伧、居正、顾孟余、孙科、陈果夫、于右任
组织委员会主任 吴铁城
宣传委员会主任 邵元冲
民众运动指导委员会主任 张知本
中央政治会议常委(轮流当主席) 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
国民政府主席 林 森
行政院长 孙 科
立法院长 张 继
考试院长 戴季陶
司法院长兼代外交委员会委员长 伍朝枢
监察院长 于右任
第五届
1935年11月12日至22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到会代表405人。
中央执行委员(120人)
蒋介石、汪精卫、胡汉民、戴季陶、阎锡山、冯玉祥、于右任、孙科、吴铁城、叶楚伧、何应钦、朱培德、
邹鲁、居正、陈果夫、何成濬、陈立夫、石瑛、孔祥熙、丁惟汾、张学良、宋子文、白崇禧、刘峙、顾祝同、
朱家骅、杨杰、马超俊、张治中、曾扩情、贺衷寒、蒋鼎文、方觉慧、陈济棠、黄慕松、钱大钧、韩复榘、
何健、曾养甫、刘芦隐、陈诚、周佛海、徐恩曾、洪兰友、余井塘、陈策、邵元冲、张道藩、陈布雷、方治、
陈公博、梁寒操、李宗黄、刘纪文、徐源泉、潘公展、王法勤、柏文蔚、王陆一、张群、刘维帜、吴醒亚、
丁超五、赵戴文、蒋伯诚、顾孟余、甘乃光、陈继承、萧吉珊、王以哲、李文范、张厉生、周伯敏、王柏龄、
苗培成、刘健群、谷正纲、梅公任、余汉谋、郑占南、王漱芳、朱绍良、林翼中、谷正伦、傅作义、吴忠信、
王琪、黄旭初、戴愧生、于学忠、陈肇英、张冲、萧同兹、周启刚、麦斯武德、卫立煌、洪陆东、焦易堂、
李生达、田昆山、刘湘、陈绍宽、陈仪、彭学沛、茅祖权、沈鸿烈、熊式辉、夏斗寅、鹿钟麟、王伯群、
徐堪、傅秉常、乐景涛、李扬敬、唐有壬、王泉笙、缪培南、王钧、罗桑坚赞、贡觉仲尼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60人)
吴开先、薛笃弼、叶秀峰、赖琏、谷正鼎、陈调元、俞飞鹏、经亨颐、萧铮、吴挹峰、陈树人、李品仙、
邓家彦、林叠、朱霁青、时子周、陈庆云、王用宾、刘建绪、傅汝霖、张强、王正廷、黄季陆、唐生智、
黄实、余俊贤、李任仁、宋庆龄、曾仲鸣、张定璠、吴宝丰、罗家伦、赵棣华、李敬斋、杨永泰、罗翼群、
尼马鄂特索尔、马鸿逵、谢作民、段锡朋、陈泮岭、王懋功、杨爱源、陈访先、李嗣璁、程潜、张钫、
郑亦同、张贞、张知本、陈耀垣、赵丕廉、诺那、王昆仑、赵允义、区芳浦、程天固、詹菊似、石敬亭、吴经熊
中央监察委员(50人)
林森、张继、蔡元培、吴稚晖、张静江、杨虎、邵力子、李宗仁、谢持、杨虎城、王宠惠、许崇智、张发奎、
陈璧君、恩克巴图、柳亚子、蒋作宾、禇民谊、程天放、胡宗南、香翰屏、黄绍竑、宋哲元、商震、邵华、
李石曾、李烈钧、孙连仲、薛岳、刘镇华、龙云、李福林、庞炳勋、麦焕章、林云陔、萧佛成、贺耀祖、
王子壮、覃振、姚大海、章嘉、熊克武、安钦、秦德纯、盛世才、王秉钧、司伦、王树翰、徐永昌、张任民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30人)
鲁涤平、商震、欧阳格、王世杰、刘文岛、李次温、何思源、刘守中、谭道源、彭国钧、闻亦有、邓青阳、张默君、狄膺、杨庶堪、唐绍仪、马麟、郭泰祺、崔广秀、潘云超、何世桢、胡文灿、李绮庵、萧忠贞、孙境亚、陈嘉佑、溥侗、黄麟书、陆幼刚、杨熙绩
1935年12月2日至7日,召开五届一中全会,选出中央领导机构。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席 胡汉民;副主席 蒋介石
常务委员胡汉民、蒋介石、汪精卫、冯玉祥、丁惟汾、叶楚伧、孔祥熙、邹鲁、陈果夫
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 汪精卫;
副主席 蒋介石
委员张静江、阎锡山、许崇智、李烈钧、王宠惠、李文范、张学良、唐生智、陈璧君、宋子文、朱培德、
顾孟余、朱家骅、马超俊、邵元冲、刘守中、陈公博、王伯群、程潜、陈果夫、梁寒操、张定璠、何应钦、
黄绍竑、王陆一
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林森、蔡元培、吴稚晖、张继、萧佛成(电辞不就)
秘书长 叶楚伧(兼)
组织部长 张厉生;副部长 谷正纲
宣传部长 刘芦隐;副部长 方 治
民众训练部部长 周佛海;副部长 王陆一
海外党务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 周启刚;副主任委员 萧吉珊、陈耀垣
地方自治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 方觉慧;副主任委员 李宗黄、黄季陆
国民经济建设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曾养甫;副主任委员邓青阳、徐恩曾
文化事业计划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果夫;副主任委员 禇民谊、张道藩
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主任委员 邵元冲;副主任委员 罗家伦、梅公任
抚恤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法勤;副主任委员 李文范、洪陆东
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 居 正;副主任委员 麦焕章、苗培成
1938年3月29日至4月1日,国民党在武昌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272人。
总裁 蒋介石;副总裁 汪精卫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丁惟汾、居正、于右任、戴季陶、孔祥熙、孙科、阎锡山、冯玉祥、叶楚伧、邹鲁、
陈果夫、何应钦、李文范、白崇禧、陈公博
秘书长 朱家骅;副秘书长 甘乃光
组织部长 张厉生;副部长 谷正纲、吴开先
宣传部长 顾孟余(未到职,周佛海代);副部长 周佛海、董显光
社会部长 陈立夫;副部长 张道藩、马超俊
海外部长 陈树人;副部长 周启刚、萧吉珊
1939年11月12日至2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六中全会。
总裁 蒋介石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王法勤、丁惟汾、邹鲁、孔祥熙、冯玉祥、阎锡山、陈果夫、李文范、何应钦、
白崇禧、陈济棠、陈树人、张厉生、王泉笙、邓家彦
秘书长 叶楚伧;副秘书长 甘乃光
组织部长 朱家骅;副部长 吴开先(未到任前曾养甫代)、马超俊
宣传部长 王世杰;副部长 潘公展、董显光
社会部长 谷正纲;副部长 王秉钧、洪兰友
海外部长 吴铁城;副部长 周启刚、萧吉珊
第六届
1945年5月5日至21日,国民党在重庆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出席会议的有579人。
中央执行委员(222人)
于右任、何应钦、叶楚伧、居正、孙科、陈诚、戴季陶、吴铁城、邹鲁、宋子文、丁惟汾、白崇禧、陈果夫、
张治中、梁寒操、陈立夫、陈布雷、朱家骅、胡宗南、冯玉祥、朱绍良、贺衷寒、顾祝同、钱大钧、何成濬、
马超俊、宋庆龄、程潜、阎锡山、张厉生、谷正伦、傅作义、谷正纲、麦斯武德、刘健群、杨杰、蒋鼎文、
段锡朋、鹿钟麟、余井塘、潘公展、甘乃光、陈继承、焦易堂、李文范、吴忠信、于学忠、狄膺、方觉慧、
刘维帜、王正廷、刘峙、曾扩情、周伯敏、余汉谋、黄旭初、黄季陆、方治、张群、卫立煌、薛笃弼、谷正鼎、张道藩、萧同兹、陈策、俞飞鹏、陈庆云、陈树人、徐源泉、柏文蔚、丁超五、熊式辉、傅秉常、洪兰友、
林翼中、沈鸿烈、曾养甫、周启刚、李品仙、蒋伯诚、陈绍宽、罗家伦、马鸿逵、邓家彦、刘纪文、赖琏、
何健、彭学沛、陈仪、刘建绪、李宗黄、朱霁青、李扬敬、洪陆东、顾孟余、缪培南、李任仁、戴愧生、
陈济棠、张强、罗桑坚赞、唐生智、吴宝丰、陈肇英、王泉笙、苗培成、茅祖权、夏斗寅、吴挹峰、叶秀峰、
杨爱源、萧吉珊、赵允义、时子周、余俊贤、黄实、吴开先、萧铮、孔祥熙、徐堪、田昆山、傅汝霖、梅公任、林叠、王东源、罗卓英、骆美奂、宋美龄、桂永清、宋希濂、关麟征、康泽、黄宇人、顾维钧、翁文灏、
吴绍树、周至柔、张镇、黄仲翔、王耀武、邓文仪、郑介民、王启江、陈石泉、孙蔚如、马元放、顾希平、
朱怀冰、俞鸿钧、李惟果、刘瑶章、李默庵、汤恩伯、郑彦棻、邓宝珊、冯钦哉、胡健中、卢汉、王缵绪、
李翼中、范予遂、楼桐荪、庞镜塘、袁守谦、李中囊、张之江、梅贻琦、万福麟、白云梯、甘家馨、邓飞黄、
陈剑如、向传义、邓锡侯、夏威、陈希豪、柳克述、张维、项定荣、燕化棠、吴尚膺、沙克都尔扎布、韩振声、潘公弼、彭绍贤、刘季洪、程思远、齐世英、李书华、达理扎雅、许绍棣、杨端六、董显光、王宗山、方青儒、郭忏、王陵基、李大超、陈雪屏、张廷休、魏道明、李汉魂、徐箴、陈联芬、林学渊、罗霞天、陆福廷、
郭异斌、刘文辉、吕云章、沈慧莲、梅友卓、李培基、龚自知、欧阳驹、陆崇仁、热振、张家璈、张国焘、
陈国璴、陈访先、王懋功
候补中央执行委员(90人)
张钫、张贞、罗翼群、石敬亭、赵棣华、陈耀垣、谢作民、郑亦同、程天放、吴经熊、陈泮岭、赵丕华、
区芳浦、詹菊似、高桂滋、马占山、李士珍、毛邦初、宋宜山、郑洞国、黄镇球、张九如、李玉堂、周兆棠、
马绍武、杜聿明、邹志奋、马星野、王星舟、胡秋原、王芃生、胡次威、伍智梅、吴铸人、陈逸云、李文齐、
何辑五、张平群、何洁若、刘戡、邓龙光、白海风、罗时实、韦永成、傅启学、刘斐、张清源、谭伯羽、
吴国桢、黄正清、王俊、郭寄峤、程中行、李觉、钱昌照、丁望德、傅严、马继周、满楚克扎布、唐纵、
罗贡华、任卓宣、胡瑛、孙越崎、邹作华、李璞生、徐景唐、梁郭厚、刘攻芸、葛覃、郝任夫、倪文亚、
张宝树、刘多荃、样继增、徐象枢、王雋英、吕晓道、李先良、邢森洲、高宗禹、萨本栋、杜镇远、潘文华、
王若僖、叶迅、彭善、潘秀仁、张静愚
中央监察委员(104人)
吴稚晖、张继、王宠惠、李宗仁、邵力子、张发奎、王世杰、张静江、商震、孙连仲、贺耀祖、秦德纯、
王子壮、雷震、程天放、杨虎、李烈钧、黄绍竑、徐永昌、闻亦有、何思源、薛岳、熊克武、张知本、覃振、
林云陔、李敬斋、章嘉、刘文岛、李福林、张任民、张默君、香翰屏、王秉钧、李石曾、姚大海、谭道源、
邓青阳、彭国钧、邵华、龙云、鲁荡平、李嗣璁、许崇智、李次温、胡庶华、纽永建、黄少谷、李延年、
吴奇伟、祝绍周、张伯苓、上官云相、冯治安、刘茂恩、尧乐博士、许孝炎、将梦麟、张厉生、杨森、林蔚、
李永新、曾万钟、何柱国、蒋光鼐、王景洪、马鸿宾、曹浩森、马步芳、万耀煌、雷殷、周磊、周震麟、
朱经农、谢冠生、范汉杰、王靖国、李明扬、马法五、张邦翰、唐式遵、贾景德、吴南轩、李梦庚、李培炎、
李树森、吴鼎昌、林彬、袁雍、李肇甫、李济深、张维桢、霍揆彰、刘伯群、刘尚清、王宪章、宋述樵、
陈方、崔震华、沈宗廉、罗良鉴、郭泰祺、黄麟书、陆幼刚
候补中央监察委员(44人)
胡文灿、孙镜亚、李绮庵、崔广秀、杨熙绩、穆罕默德伊敏、孙震、熊斌、李铁军、格桑泽仁、刘汝明、
钟天心、刘蘅静、喜饶嘉措、黄建中、卓衡之、王德溥、何连奎、王子弦、毛炳文、赵兰坪、陈焯、迪鲁瓦、
刘和鼎、黄天爵、陈固亭、王仲廉、张伯谨、章益、陈大庆、钱用和、张东会、叶溯中、周福成、祝秀侠、
赵仲容、曾以鼎、刘廉克、陈绍贤、韩德勤、余成勋、张笃伦、丁德隆、刘成灿
1945年5月28日至31日,国民党召开六届一中全会,选出中央领导机构。
总裁 蒋介石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20人)戴季陶、于右任、邹鲁、李文范、陈布雷、程潜、张治中、吴铁城、宋子文、何应钦、潘公展、朱家骅、张厉生、陈果夫、丁惟汾、段锡朋、张道藩、冯玉祥、叶楚伧、陈济棠、居正、
孙科、陈立夫、陈诚、白崇禧
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务委员吴稚晖、张继、王宠惠、邵力子、程天放、林云陔、王秉钧
1946年3月16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六届二中全会,改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总裁 蒋介石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36人)于右任、孙科、戴季陶、居正、陈果夫、陈诚、白崇禧、邹鲁、何应钦、
梁寒操、宋庆龄、陈立夫、朱家骅、吴铁城、贺衷寒、谷正纲、张道藩、张治中、李文范、宋子文、段锡朋、
刘建群、丁惟汾、潘公展、朱霁青、萧同兹、赖琏、陈布雷、田昆山、萧铮、白云梯、王启江、麦斯武德、
邓文仪、宋美龄(后辞职,柳克述补)
1947年3月24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六届三中全会,改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总裁 蒋介石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12人)孙科、陈果夫、于右任、邹鲁、赖琏、李文范、张群、钱大钧、康泽、
谷正纲、柳克述、李宗黄
1947年9月13日,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第六届四中全会,改选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
总裁 蒋介石
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56人)丁惟汾、居正、于右任、朱霁青、李文范、麦斯武德、邹鲁、马超俊、
吴铁城、李宗黄、戴季陶、张群、张治中、陈布雷、宋庆龄、朱家骅、田昆山、白云梯、孙科、陈果夫、
宋子文、白崇禧、钱大钧、潘公展、萧同兹、范予遂、梁寒操、陈诚、段锡朋、张道藩、张厉生、陈立夫、
贺衷寒、何应钦、谷正纲、王启江、赖琏、刘建群、萧铮、柳克述、邓文仪、康泽、吴忠信、何浩若、
张其昀、蒋经国、袁守谦、黄少谷、何联奎、倪文亚、赵仲容、汤如炎、郑彦棻、李蒸、程思远、黄宇人
1949年7月16日,国民党在广州成立中央非常委员会。代替中央执行委员会的权利。
中央非常委员会主席 蒋介石;副主席 李宗仁
秘书长 洪兰友;副秘书长 程思远
中央非常委员会委员蒋介石、李宗仁、孙科、居正、于右任、何应钦、阎锡山、吴忠信、张群、吴铁城、
朱家骅、陈立夫
1950年8月选出中央改造委员会
中央改造委员(16人) 陈 诚 张其昀 张道藩 谷正纲 郑彦棻 陈雪屏 胡健中 袁守谦 崔书琴 谷凤翔 曾虚白 蒋经国 萧白诚 沈昌焕
郭 澄 连震东
秘书长:张其昀;副秘书长:周宏涛
纪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文范
干训委员会主任委员:蒋经国
财务委员会主任委员:俞鸿钧
设计委员会主任委员:陶希圣
党史史料编篡委员会主任委员:罗家伦
中央评议委员(29人) 吴敬恒 居 正 于右任 钮永建 丁惟汾 邹 鲁 王宠惠 阎锡山 吴忠信 张 群 李文范
吴铁诚 何应钦 白崇禧 陈济棠 马超俊 陈果夫 朱家骅 张历生 刘建群 王世杰 董显光 吴国桢 章 嘉 张默君 何成浚 钱公来
时子周 萧同兹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